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语文(六年级) 时 间: 2019.1.8
备课组长: 杨洁玉 记录人: 强明菊
参与人员: 杨洁玉 强明菊 陈玲霞 周丽敏 周云芝 杨晓军钱燕 殷素玉
中心发言人:杨洁玉 强明菊 周云芝
研讨内容 第一单元课文分析和解读,单元教学建议,一些教学困惑
研讨过程:
杨洁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四篇课文(《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1(童年趣事)和练习1组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包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两个部分,使学生逐步养成深入生活,深入社会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这是“多种渠道学语文”的延伸和深化。
《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四篇课文组成“壮丽的山河”。《长江之歌》以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对象,赞美长江丰富的内涵,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的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既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烟台的海》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描写金华的双龙洞外洞、内洞的所见所闻。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习作1《童年趣事》,能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养成自觉修改的好习惯。 练习1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训练学生感受“拟人”手法的生动有趣,将事物写活。口语交际《我来当导游》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
周云芝:本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相应的段落。
3、感受祖国山河的博大与壮美,升腾起强烈的爱国情怀。
4、学会用比喻和拟人写法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5、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把家乡的名胜古迹、民风民俗
介绍给大家。
钱燕: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每篇课文的训练点 篇目名称 训练点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习《长江之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三亚落日》 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美丽景色的句子。 1、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2、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烟台的海》 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使学生了解课文记叙的金华双龙洞的奇《记金华的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双龙洞》 想感情。
强敏觉:《长江之歌》文本解读《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也是一首抒情诗歌。全文围绕“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一中心,分两个小节,从空间、时间两个不同的纬度来讴歌。在作者笔下,长江是一位力大无比的巨人,挽起高山大海,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长江是一位慈祥和蔼的母亲,哺育各族儿女,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作为中国母亲河的赞歌,歌词气势恢宏,跨越时空,凝聚了巨大的文化内涵、情感容量和审美价值,直到今天依然传唱不衰。
殷素玉:《三亚落日》 文本解读 《三亚落日》是一篇精美的写景文章,课文描写了洋溢着热带风情的三亚壮美而富有诗意的落日景象。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文章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文中动词锤炼得极见功力,使南洋的热带风情和落日的诗意变化在跳荡的笔触中极富视觉冲击力。
教学目标分析 :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美丽景色的句子。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教学资源运用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将文中部分精彩段落制作成课件,以便在教学时及时地呈现。
陈玲霞:《烟台的海》 文本解读
《烟台的海》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幅海景图——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的感情。
教学目标分析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3、教学资源运用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杨晓军:《记金华的双龙洞》 文本解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一篇游记,课文节选自《小记十篇》一书,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文章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周丽敏:《习作1》 文本解读
本次习作以钱钟书的女儿回忆和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的一段文字为例,表达浓浓的父子之情,以这段文字为引子,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回忆,捕捉可以表达亲情的镜头,进行习作。这篇习作属于记事的范畴,注意以几个特写的镜头来展开记叙,写出情趣。
教学目标分析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