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三 时间: 2017.4.7
备课组长: 吴洁 记录人: 秦晓霏
参与人员: 夏正协 秦晓霏 赵婷 吴洁
中心发言人: 赵婷
研讨内容 年 月 日
研讨过程:
赵: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3、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发现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特点,以及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主要内容有:认识年、月、日;认识平年和闰年;认识24时计时法;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本单元安排四道例题
例1:认识年、月、日
例2:认识平年和闰年
例3:认识24时记时法
例4: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重点是:认识年、月、日、时等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难点是求简单的经过时间。下面请其他老师谈谈对本单元的看法:
夏:年月日的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与他们的生活相关,教材在编制这一内容时,首先出示了学生经常能见到的年历,围绕这份年历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年历以及相应的统计活动,初步发现一年有12有月,而每个月的天数并不一样,由此展开研究。第二层次:引导学生通过填表,比较 ,涂色等,初步认识大月、小月、发现一年中大月小月的个数及2月的特殊性。第三层次:想加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
秦:教学例2时,可以先呈现2005—2016年各年的2月的月历,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的发现。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并相机进行必要的归纳。
组织练习时,要让学生充分开展实践活动,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掌握知识和方法。第1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整理学过的知识。
吴: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评价时,要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年、月、日的关系,是否知道下半年和闰年的联系与区别,是否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1天中的不同时间,能否解决一些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