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话,深度交流
强明菊老师执教的《城南旧事》读书交流课给与会老师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读书交流课的精彩缘于交流的氛围。本课师生围绕人物形象兴致盎然地展开互动对话。老师的角色定位十分明确,那就是作为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精神交流。老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把时空和舞台还给了孩子们。学生畅所欲言,尽展才情,精彩的发言屡次赢得台下老师热烈的掌声。老师则不疾不徐,用富含诗意与哲思的语言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着,赞赏鼓励着。只有这样的交流才能促成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融,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读书交流课的精彩缘于交流的深度。师生品析人物形象经历了一个从“走近”到“走进”的过程。“看图猜人物”环节把握住了学生的学习心理,点燃了孩子们交流的欲望。当人物画像直观地呈现在眼前,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及时回顾书中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经历才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通过交流,学生不知不觉间“走近”人物,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特征。而畅谈书中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以及最后关于主人公童年的诗意表达,则让学生渐入佳境,一步步“走进”了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小主人公英子的种种疑惑被老师信手拈来,相机抛出,像一粒粒石子投入水面荡起层层涟漪。思辨性的对话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让那些人物形象立体地站立在学生面前。
深度交流让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让人物“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透过这些人物,学生们认识到不能简单地判断一个人的是非善恶,懂得了对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要多一些体谅和关怀……是阅读促进了他们的精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