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19-09-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钱洪波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学科(年级):四年级    时间:    2019、92                

备课组长:   钱洪波                记录人: 许金红           

参与人员: 年级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                                              

中心发言人: 钱洪波                                            

研讨内容      单元                                                 

研讨过程:  

钱洪波:《我们班四岁了》编写目的: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及集体意识,强化学生对班集体的爱,关心班级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本课集体主义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创新体现在教材不是强行给学生灌输爱集体的观念,而是从情感切入,引导学生回忆入学后经历的重大事件和有趣的活动,温暖的故事,让学生在亲历过的生活中去回味、体验、感悟集体的温暖,集体成员间的相互关心,从而引发出对集体爱的情感。本课集体主义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创新体现在教材不是强行给学生灌输爱集体的观念,而是从情感切入,引导学生回忆入学后经历的重大事件和有趣的活动,温暖的故事,让学生在亲历过的生活中去回味、体验、感悟集体的温暖,集体成员间的相互关心,从而引发出对集体爱的情感。在引导学生讲故事时,注意不要泛泛而讲,要重点突出温暖互助、友爱。

许金红  第二板快教材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所在班级的特点和优点,发现自己班级存在的不足。可先引导学生写一首诗和一句话赞美自己的班级。再引导学生找一找班上存在的问题。第二板快教材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所在班级的特点和优点,发现自己班级存在的不足。可先引导学生写一首诗和一句话赞美自己的班级。再引导学生找一找班上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关心和爱护自己所在的班级,并能为班级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王烨灵《我们的班规我们订》编写目的:知道班规在班级生活中的作用,懂得班规的制定过程需要民主,要自觉接受班规的约束。规则可以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遵循一定的程序完善和修订。 本板块教材重在引导学生懂得全班同学都应参加班规的制订,采取民主集中的方法确定班级规则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同时,学生在参与制定班规的过程中,对班规的内容更清楚明白,有利于自觉遵守规则。当前一些学校在制定班规时没有让学生参与,而是由班主任老师个人决定,或有的是只有班干部参与制定。本板块教材重在引导学生懂得全班同学都应参加班的制订,采取民主集中的方法确定班级规则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同时,学生在参与制定班规的过程中,对班规的内容更清楚明白,有利于自觉遵守规则。教材注意了对学生进行班规制订方法上的指导,即:内容简明、有针对性、过程民主、全体参与、违规应处罚

曹李娟:教材主要引导学生懂得大家制定的班规应当全班同学共同遵守,执行班规应当以表扬鼓励为主,但也要适当运用惩罚的方法。本板块教材主要引导学生懂得大家制定的班规应当全班同学共同遵守,执行班规应当以表扬鼓励为主,但也要适当运用惩罚的方法。适度的惩罚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马卡连柯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读角事例主要让学生懂得执行班规应当按事先定好的规则办,不能依个人的愿望使规则执行有弹性,只有按规则办才能确保规则能公平公正地执行。

许晴:引导学生懂得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三种情况可以对班规则进行修订。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班级情况的变化,一些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的变化,需要调整和完善;二是有的规则随着时间发展,会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

要废除;三是原来没有的规则但实很需要,所以要增加。对班规进行恰当的改进和修订,才更有利于学生接纳班规。修订班规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不能太随意,以此促进学生树立程序意识。

庄映洁我们班他们班班级间的交往是学生过集体生活必须学习的主题。本教育的重要性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道德层面来讲,过去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没能关注到群体之间的相处问题,“群体既有关爱、协作等光明的一面,也有自私、排斥、敌对其它群体等阴暗的一面。二是从社会发展来看,未来社会更强调彼此间的共生、共存关系,当前社会正在从竞争逻辑向共生逻辑转变。一是从道德层面来讲,过去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没能关注到群体之间的相处问题,“群体既有关爱、协作等光明的一面,也有自私、排斥、敌对其它群体等阴暗的一面。二是从社会发展来看,未来社会更强调彼此间的共生、共存关系,当前社会正在从竞争逻辑向共生逻辑转变。我们既要培养学生对本班、本校的归属与认同,也要培养学生对他班、他校的承认、宽容、尊重,让学生既为成为本群体的一员而自豪,也能够为外群体喝彩。建议读高德胜教授《超越群体的自私我们既要培养学生对本班、本校的归属与认同,也要培养学生对他班、他校的承认、宽容、尊重,让学生既为成为本群体的一员而自豪,也能够为外群体喝彩。建议读高德胜教授《超越群体的自私——》

吴敏佳 :在现实学校生活中,由于班级间过度评比的现状,使学校班级间关系多以“竞争”为主,忽视了班级间的合作。在现实学校生活中,由于班级间过度评比的现状,使学校班级间关系多以“竞争”为主,忽视了班级间的合作。本框教材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班际间合作活动,启发学生设计班际合作的活动,并体会班际合作意义和目的。

钱洪波:为别人喝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胸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说法。教材引导学生懂得不能因为竞争关系,而忽略了对对方卓越表现的肯定与欣赏,为别人喝彩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优秀品质。教材引导学生讨论三种喝彩观。一是只为自己的群体喝彩;二是因为竞争关系不给对方喝彩;三是因为别人精彩而喝彩。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