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雪堰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表(一)
发布时间:2023-09-0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是亦桐

学科:年级语文     时间:2023.9.6

备课组长:是亦桐   记录人:陈玲霞

参与人员:杨晓丽、是亦桐、费美玉、孙丽娟、钱瑛、许高琴、周芸芝

中心发言人:是亦桐

研讨内容:第单元的备课

研讨过程:

是亦桐:首先是单元教材的解读。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

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陈玲霞:我来补充。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费美玉: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

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

孙丽娟:在《草原》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自主读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形式,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积累美的语言。

  钱瑛:《丁香结》言优美,很适合朗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当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许高琴:古诗三首》要求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而《花之歌》理解课文内容,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想象的奇妙。

周芸芝:本单元语文园地掌握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交流、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并学会仿写;通过实例掌握分号的用法;学会用拼音正确拼写地名和人名;积累一些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

是亦桐总结:本单元对阅读的要求是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因此,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要不断体现和强化这个要素。教学时,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举例或结合课后题,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草原》一课中的“主客分别”的部分,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情形。再如《丁香结》一课可以联想到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但是需要防止学生脱离文本和实际,为了想开去而想开去。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