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六年级语文 时间:2023.10.16
备课组长:是亦桐 记录人:杨晓丽
参与人员:陈玲霞、是亦桐、费美玉、孙丽娟、钱瑛、许高琴、周芸芝
中心发言人:是亦桐
研讨内容:第四单元的备课
研讨过程:
是亦桐:首先是单元教材的解读。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安排了两项语文要素:一项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另一项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教材安排的这两项内容,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是阅读训练要素;“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是表达训练要素。本单元以“感受人物形象”为统领——学习人物品质,需要感受人物形象;创编故事,是为了表现人物形象和人物品质。因此,本单元在阅读教学时重点训练“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陈玲霞:我来补充。小说教学中,梳理情节是对内容的整体感知,也是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和前提。
“梳理情节—品读人物—读懂环境”是本单元要素落地的先后顺序,也是小说教学的一般步骤。
费美玉:《桥》一课选自是我国作家谈歌的一篇微型小说,本文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为让学生体会情节设置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课后练习先引导学生感受一波三折的情节中体会老支书的形象,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
孙丽娟:《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本文主要写了一对穷人夫妇收养邻居家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与渔夫在善良、美好的心灵。本课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从对话与心理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在启发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钱瑛:《金色的鱼钩》是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小说,本文为我们刻画一个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老班长形象,重点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许高琴:“请你支持我”的表达训练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有所铺垫。口语交际要求也成梯度发展:二年级的“轮流说”;三年级的“汇总小组意见,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四年级的“整理小组汇报,有条理地汇报”;五年级的“主持讨论,讨论后小结”;六年级的“尊重不同的意见”。突出了“交际的功能,重视交际能力和交际习惯的培养”
周芸芝:本单元语文,快乐读书吧。以“笑与泪,经历与成长”为主题,为学生推荐了《童年》《小英雄雨来》《爱的教育》三部小说。其中重点推荐的《童年》通过精彩片段的导读,告诉学生人物众多的小说要理清人物关系,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记住小说中性格各异的人物。这一学法指导体现了语文要素在课内阅读和课外中长篇小说阅读中的融通和生长。
是亦桐总结:本单元是小说单元,虽然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触小说,但是通过以前的学习积累,对小说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而且,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所以,学生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还是能够掌握小说的这一文体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