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专题网站!
栏目列表
最近更新MORE
当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向导
发布时间:2017-10-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孙丽娟

当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向导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陈玲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400万字以上。”在知识不断更新,计算机贮存检索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此强调阅读积累,有这个必要吗?有!

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传统语文教学也向来强调“厚积而薄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后才能著万言文。由此可见,知识的积累是多么重要。学生的知识除了课堂上学习外,更重要的就是课外阅读,因为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更广博知识的最佳途径,而且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尤为重要。但这恰恰是当前学生的最大缺陷。那么如何克服学生只盯着教科书,而忽略课外书刊、报纸、网上信息阅读的求知弱点,把学生引上学会学习的金光大道呢?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老师要扎实地当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向导。

    一、导趣——点燃学生爱阅读的火花

    众所周知,兴趣是取得成功的不竭动力。世界上许多著名科学家就是在童年或少年时代对某一事物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持之以恒地不懈探索实践,最终发现了事物的新世界。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很想了解新事物,但还不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索。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去指导,让他们在老师的辅导下品尝阅读的乐趣,自觉地打开书本。

1、课堂延伸法。记得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时,一学生大胆质疑:“老师,为什么刘备说得到诸葛先生,如同鱼儿得到水一样呢?”话音刚落,便有同学急着要为那位同学解答。他说:“我看过一个三国小故事《草船借箭》,讲诸葛亮只用二十只草船就为刘备借回了十万支箭。可见,诸葛亮才智过人,神机妙算,是刘备统一大业不可少的帮手。刘备需要他,所以说如同鱼儿得到了水一样。”我不禁翘起大拇指称赞道:“你真爱读书!”这时,又有几位同学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因为他们也想起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斗智斗谋的故事。这时,我看着一双双渴求更多知识的目光,为了激起他们更大的阅读兴趣,便适时地简单介绍了一下《三国演义》,并建议他们到图书馆去借阅。为此,我还专门利用班队课开展了“说说三国中的小故事”活动。学生们兴致盎然,故事精彩纷呈。这一日常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进取心,使他们实际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积极地去翻阅,这样,学生爱读的第一把火就熊熊燃烧起来了。

由此可见,教师把课内有意识地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形成读书需要,不失为培养学生自觉的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

2、故事演讲法。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我们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点欲望开展讲故事活动。首先由老师选择阅读有关适合学生口味的课外书籍,把精彩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把学生吸引住。接着告诉学生这些故事的来源,让学生知道故事是老师在课外的多方面阅读后选来的。在学生情绪高昂的时候,以抛砖引玉式让学生去课外阅读搜集精彩的故事,利用班队课来交流、评比。对好的故事还要强调出处,吸引更多的学生去阅读。

3、榜样示范法。针对学生喜欢模仿的特性,教师可以先挑选班里几个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先行一步,有目的地指导、鼓励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在他们阅读一段时间后,帮他们整理一下,让他们在班上介绍课外阅读后的收获,以点带面在班内营造起好读的氛围。

4、交流畅谈法。老师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同桌相互交流,同组相互交流,畅谈自己课外阅读的乐趣、收获,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在交流中提高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善读善讲的欲望。

5、日记展示法。采用日记法有利于拓展课外阅读的面。老师可定期布置学生把阅读的课外读物以日记形式记下来,可以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是文中的佳句段落,也可以写读后的想法。要求开始可以放低,以阶梯式逐步循序渐进,然后把学生的阅读收获以展览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既展示了自己的收获,又看到了别人的收获,想阅读的欲望更加强烈。

    二 、导选——提高学生辨别良莠的能力

在学生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的同时,我们老师不是可以放手了,而是要当好学生课外阅读书刊的选择向导。

    说起现在的课外读物,那可是形形色色,让人眼花缭乱。小学生缺乏辨别力,很容易受社会的影响。电视、电影流行什么,他们就看什么。今天迷上了“小燕子”明天又喜欢上了“奥特曼”,还有些学生一味迷上“卡通书”,出现“偏食”现象。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分清好坏书,形成他们健康、广泛的阅读兴趣。

为使学生形成健康、广泛的阅读兴趣,我们可采用推荐课外读物的方法。1、结合教学推荐法。如教《虎门硝烟》时,可引导学生去阅读《鸦片战争》,加深对林则徐的认识。学《九寨沟》《东方之珠》等课文后,可引导学生赏析一组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或去搜集散见在某些书籍或报刊中的文章。学了《云雀的心愿》《特殊的葬礼》可引导学生去搜集一些环保方面的资料,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学了《在大海中永生》,可引导学生阅读《邓小平的一生》《少年邓小平》等故事。2、引人入胜追源法。教师可讲述某本书中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学生去读原著。记得有一次晨会课上,我讲了“无父无母无依靠的三毛绝处逢生,遇上了好心人老渔翁一起相依为命的一段日子。但好景不长,老渔翁被兵痞打死了,三毛又过上了流浪的日子。”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这是《三毛流浪记》中的故事,结果掀起了读“三毛”热。教师也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如“蜘蛛的丝为什么能粘住飞虫,而不粘住自己?”引导学生翻阅《十万个为什么》。教师还可朗读某本书中的精彩片断和名言、警句,告诉学生书名,让学生自己去查找。3、开展活动搜集法。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去课外阅读搜集资料。

    总之,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一要思想内容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要求。二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使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较广的知识面。

    三、导法-——教给学生阅读的钥匙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可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便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读上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最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可见,读书要讲究方法的。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我提出了四个字,那就是“看、想、品、记”。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细细体会一下,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具体来讲就是:

    一看:拿到一本好的课外读物,首先须看它的书名、作者、目录等有关知识,了解一下整本书的内容,然后再去看。其次看书时须有耐心,切勿半途而废,只看一半或虎头蛇尾,敷衍了事。

    二想:看书时要能边看边想象,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或事件,从而在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品:读到精彩之处,要细细咀嚼、品味,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或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记:书中的精彩片段要记,书中的警言、名句要记,当然还要记下自己的读书心得。

如果这样日积月累,知识定能丰富起来。

    四、导行——学会做人培养高尚情操

不管是阅读书籍,还是阅读报刊,除了获取其中的知识营养外,更重要的是从书中学会做人,从报刊中明理。我们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引导。

1、学习榜样法。通过阅读让学生畅谈书中报中的名人、榜样,说说他们的事迹,把他们的高尚品质、崇高精神介绍给全班同学,开展学榜样、争先进,做对人民对国家有用的人。

2、对照比较法。学生在阅读的书中肯定会接触到有关教训警示一类的书,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类书给我们什么教训?什么警示?告诉我们要怎样做?该吸取什么?不该做什么?并对照自己言行,从中得到教育启迪。

3、心得评讲法。学生如果只导其读,而不导其思,那阅读的收获就很少。在指导读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去思考。因此在阅读一个阶段后,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让学生学会交流。交流自己的心得,交流自己的进步,交流阅读的乐趣,以此来巩固促进学生的持久阅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陶冶高尚情操的阅读目的。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积累需长期努力,非短期突击,一劳永逸之事。因此,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乐读、善读、精读的阅读习惯和情趣,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见识,健康成长!

(本文获武进区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附件

    Copyright @ 2015-2016 雪堰中心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019394-1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