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五上集体备课记录3
发布时间:2024-09-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是亦桐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语文   2024-2025第一学期   第3

 

2024.9.18

地点

办公室

次数

3

主讲人

孙丽娟

记录员

杨晓

参加人员

强明菊 杨晓 孙丽娟 是亦桐 杨晓丽 钱燕 许晴 许金红

研讨主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单元备课研讨记录

 

 

 

 

孙丽娟: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个主题编排的。主要由《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有两个。一是指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学习本单元用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要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带着问题读,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对于不懂的词语先不管它,一口气读下去;边读边想,捕捉有用的信息;不断练习。这样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才能提高效率。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用事件来体现人物特点,能使人物特点更鲜明。如《将相和》一文中,通过“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件事,体现出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识大体、顾大局的特点。

强明菊:本单元的编排体例,不是按“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而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为主的单线编排,那很显然,本单元一个重要学习目标就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训练“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借助关键词句”“带着问题读”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许金红:细读文本,并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我们发现本单元教学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提高阅读速度有方法,但并不割裂,教学时不能简单地将几种提高快速阅读的方法和课文一一对应,把阅读课上成“速读方法”的机械训练课,真正的阅读实践一 定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第二,“提高阅读速度”不等同于“快速阅读”。

杨晓丽:本单元重在关注和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强化阅读时的“速度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提升阅读速度的一般方法。第三,要把握好“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编选的课文都要精读,既要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也要达成理解内容的目标。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训练思维,只有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思维质量也得到提高才有价值。

杨晓是的,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行为。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快有慢,理解能力也有高有低,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经验,有助于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检测自己的阅读效果,找到不足。要在课外阅读中加强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运用。本单元学习任务的设计重点在于以一篇带多篇,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去感悟、分享、总结,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强明菊:从单元整体阅读入手,调整教材编排顺序,将故事性强的课文《将相和》作为单元开篇教学,重点是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提高阅读速度方法的梳理、归纳和总结。活动一“将相为啥不和”,从题目质疑入手,默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形象。活动二“我能讲好这故事”,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形式,举行《将相和》故事会,在故事讲述中进一步理解内容,内化语言,感受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活动三“分享阅读小窍门”,引导学生分享成功的阅读经验,或阅读中的困惑、问题,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师生共同梳理归纳有效提高阅读速度,高质量完成阅读的方法。

是亦桐:将故事性强的《将相和》作为单元开篇教学,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结合课后第三题,以三个故事为线索,抓住关键情节,说说每个故事里“将”“相”分别做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和”,又是怎样由“不和”到“和”的。在熟知故事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第四题,借助具体事例说一说对蔺相如、廉颇的印象,尤其关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能运用多种方法表达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如:借助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借助关键语句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结合课外读到的相关资料补充对人物的看法。本课识字写字教学,要凸显“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阅读策略,在初读环节,要提醒学生对于暂时不认识但不影响理解课文意思的字词可以略过,不必反复回读,可以在后续学习中识记理解

钱燕:文章对话很多,学生很容易抓住其中的某一点谈一些零散的体会,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览全篇,画出语言描写的相关语句,以体会语言为切入点,结合人物说话时的交流对象、所面临的局势、语气、神态、动作等综合分析,有理有据地说明自己对人物的看法,从而体会人物内心,把握人物形象。要避免泛泛而谈,避免简单地给人物“贴标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1)如果学生关注到了蔺相如和赵王、秦王的对话,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蔺相如与两者交流时不同的语言表现,比较说话的语气、态度有什么不同。如,“完璧归赵”故事中,体会:赵王犹豫不决时,蔺相如“想了一会儿”,之后用“如果……如果……”说出自己的打算,可见他的勇敢是建立在充分思考后谨慎行事的基础上。而对毫无诚意的秦王,先是不动声色,略施小计把璧拿回自己手中,之后“怒发冲冠”不惜以“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威慑秦王,送璧回国后对秦王又用一个假设句“如果……”暗示主动权还在秦王手里——可见蔺相如有勇有谋。(2)如果学生关注蔺相如与手下人的对话,可以引导比较廉颇与别人的对话,体会两人在称呼、语气等方面的不同,体会出一个居功自傲,咄咄逼人,狭隘有率真;一个则谦卑礼让,平心静气,晓之以理,以国家为重的胸襟抱负。

许晴: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描写,感受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对人物的理解和感受,可以借助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借助关键词句谈谈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也可以结合课外资料补充对人物的看法。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