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2024-2025第一学期 第九周
时 间 | 2024.10. | 地点 | 办公室 | 次数 | 2 | |
主讲人 | 邵文彬 | 记录员 | 许旸 | |||
参加人员 | 邵文彬 许旸 董明伟 秦芳 吴晴芳 | |||||
研讨主题 |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注意的问题 | |||||
过
程
记
录 | 邵文彬: 本单元教学——假设替换策略《辞海》里的假设,即假定假使的意思,“替换”即替代、更换的意思。数学教学让学生解答的实际问题,有些是他们曾经见过或者解过的问题。学生知道解法,能够顺利地得到答案。有些问题比较陌生,由于是首次遇到或很少接触,没有现成的模型可以比照,没有现成的方式可以搬用,解题的困难较大。学生解决新颖的、较复杂的问题,十分需要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前面的教科书里,已经教学了常用的解题思路,从条件向问题推理与从问题向条件推理;教学了理解题意、整理信息常用的方法,列表和画图;还教学了枚举、转化等思想。应该说这些策略的教学,大幅度的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吴晴芳: 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解决学过的问题,更要他们创造性的解决没有见过的问题。一些结构比较复杂,解法比较特殊的问题,如果只是利用常规性的策略,即使整理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仍然难以发现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路。即使有转化成其他问题的愿望。仍然会因为缺少转化的途径和手段,而难以进行有效的转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每某个条件做出合乎逻辑的假设,就可以根据变化后的新情境进行推理。把原来的问题转化成较熟悉的或者较简单的问题。从而打开解题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假设也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逐步掌握假设的思想方法。 吴艳: 编排例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验“假设——替换”策略。例2应用“假设——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假设与替换策略和教学其他策略一样也是分成两步进行的。第一步,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策略,感悟策略的思想与方法,体会策略有利于解决问题,对学习的策略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第二步,让学生尝试应用策略,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策略,逐步学会使用策略,感受策略的价值,加强策略意识。 例1、利用直观的问题情景引发假设与替换的想法和做法。例题图文集合。第一段是理解题意,关注数量关系。第二段是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初步打算。不打算,并选择一种方法解题。第三步,假设把960ml果汁全部倒入大杯,用大杯替换小杯,先算出一个大杯的容量,再计算一个小杯的容量。要求全体学生都根据这样的假设算出结果,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是例题所教学的方法,属于全单元的教学内容。 董明伟: 教学例题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学生列式计算时。应该把假设与替换的方法尽量用算式表示出来。二是要检验结果。确认结果正确之后再写答句。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之一。更是严谨的态度与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在采用新的方法解决新颖的问题时,更需要及时检验,以确认解题的方法与结果的合理性。练习11第五题。用线段图给出数量关系,苹果树、桃树、梨树一共260棵,桃树比苹果树多20棵。梨树比苹果树多30颗。求三种树各有多少棵?教材要求,假设桃树、梨树都与苹果树同样多。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假设会使三种数的总棵数发生怎样的变化。当然,把各种树假设与桃树同样多,或者以梨树同样多,也可以解题,但解题过程比较麻烦,所以不提倡学生采用这两种假设方法。 秦芳:第12题在第5题基础上编排与第5题相当接近,只是要求学生先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在自己选择恰当的假设与替换方法,并独立解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