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正比例和反比例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25-03-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琴芳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2024-2025第学期   7

 

2025.3.

地点

办公室

次数

7

主讲人

吴琴芳

记录员

邵文斌

参加人员

董明伟、、许旸、吴艳、秦芳

研讨主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图像

 

 

 

 

 

吴琴芳老师:正比例的意义较抽象,教学时先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如讲述成绩与平时认真学习成正比,激发学生兴趣后再进入例题学习。若一节课时间不够,下节课安排练习,巩固知识。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练习,在学生初步理解概念后,先通过正面例子巩固,再引入反例加深认识,避免学生因过早接触复杂判断而产生混淆,逐步提升学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以及成何种比例的能力。

 

 

董明伟老师:正比例意义抽象,学生生活出发,符合“新课标”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数学的要求。教学例题前,设计学生身边事例,如上学速度一定,得出商一定;1分钟跳绳80下,2分钟跳绳160下等,调动学生积极性,认识学习比例的重要性。再学习例题,引导学生得出一种量随另一种量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的变化规律,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芳老师:从学生认知能力出发,利用书本给出的三个数量关系式编写日常生活应用题,让学生找规律、获直接经验,进而抽象出正反比例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此外,在学生了解书上例题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对正比例的理解,教师倾听发言,不急于下结论,鼓励学生探索精神,对不同理解程度的学生提不同要求、给予不同指导。

 

许旸老师:正比例意义对六年级学生是全新概念,单纯从书上例题教学,学生会觉得抽象,因其与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教师教学时可选用联系密切的例子引出新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巩固练习时用大量例题让学生多练,达到熟能生巧。

 

吴艳老师:教学中要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抽象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主动归纳总结正反比例的本质特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