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如何有效开展“认识24时计时法”教学
发布时间:2025-04-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晓燕

 

2025.4.29

地点

办公室

次数

1

主讲人

杨晓燕

记录员

吴晶

参加人员

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研讨主题

如何有效开展“认识24时计时法”教学

 

 

 

 

一、研讨背景

“认识24时计时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有助于准确理解时间概念,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也为后续学习涉及时间计算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但该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理解和应用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 。

二、研讨目标

1. 剖析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难点与困惑。

2. 探寻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与方法。

3. 构建合理的练习与反馈机制,强化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掌握。

三、研讨内容

(一)学情与教学难点分析

1. 学生因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习惯12时计时法,对24时计时法的认知和转换存在困难,如混淆上午、下午时间与24时计时法的对应关系 ,理解从中午12时到下午、晚上时间的转换逻辑较吃力。

2. 教学因素:教学方法若不够生动直观,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其理解抽象的时间概念;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学生对时间计算等内容理解不透彻。

3. 环境因素: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缺乏实际生活场景的模拟,不利于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影响学习效果。

(二)教学策略

1. 情境教学: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如火车站时刻表、电视节目时间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在实际情境中感受24时计时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2. 对比教学:将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对比呈现,列出对应时间表格,让学生直观发现二者区别与联系,理解转换规律。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制作简易时钟模型,通过拨动指针,分别用12时和24时计时法记录时间变化,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动画演示一天24小时的时间流逝过程,标注不同时刻对应的12时和24时计时法表示,形象展示转换过程。

(三)方法与技巧

1. 时间转换技巧:教授学生简单口诀,如“过午加12” ,帮助快速将12时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对于24时计时法转12时计时法,超过12时的减去12并标注上下午。

2. 时间计算方法:通过线段图或数轴辅助,让学生直观理解时间间隔计算,如计算经过时间,可在数轴上标注起始和结束时间,直观数出间隔。

3. 易错点强化:针对学生易混淆、出错的地方,如凌晨0时与中午12时的表示及转换,设计专项练习强化巩固。

(四)反馈与调整

1. 课堂反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理解情况,发现问题当场解答、纠正。

2. 作业反馈:布置针对性作业,批改时详细记录学生错误类型与频率,分析原因,针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

3.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反馈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如学生对时间计算掌握不佳,增加相关练习课或拓展活动;若对概念理解有偏差,补充更多实例加深理解。

四、研讨总结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研讨,明确了“认识24时计时法”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与应对策略。在后续教学实践中,需不断尝试这些方法,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24时计时法。

 

77b3ea242bb11fed27a3b286c1e86a2.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