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2、猴子种果树(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6-09-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孙丽娟

22、猴子种果树(第一课时)

雪堰中心小学  曹亚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会响亮、有声有色地讲故事。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题目是《猴子种果树》,请大家拿起手和老师一起写题目。

2、教学“种”。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1)学习词语:梨树  杏树  桃树  樱桃树

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课文中讲了哪些果树?(出示)你还知道有什么果树吗?(苹果树结苹果,桔子树结桔子……)小朋友们知道的果树真多!这些果树结果的时间不一样,农民伯伯总结出很多种果树的经验。

2)学习词语:梨五杏四  杏四桃三  桃三樱二   樱桃好吃树难栽

指名读,“梨五杏四”是什么意思?(梨树要五年才能结果,杏树要四年才能结果。)那么“杏四桃三”是什么意思?“桃三樱二”呢?有谁知道“樱桃好吃树难栽”是什么意思呢?(樱桃虽然很好吃,但是树很难栽活。)这些都是农民伯伯种果树的经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呢?(农谚)读两遍。自由读读农谚,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它们。

3)学习词语:乌鸦  喜鹊  杜鹃   哇哇   喳喳  咕咕

故事中讲了哪几种鸟类?它们分别是怎么叫的?你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开火车读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小狗叫汪汪,小猫叫喵喵等)你们知道的动物叫声真多!

3、读词语。我们可以把词语分成一类一类的,竖着分类读词语。我们也可以横着读词语,读起来如同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样,横着读。

三、讲故事

1、师讲第一自然段的故事,讲完后交流:

故事是用来讲的,也是用来听的,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讲《猴子种果树》的故事,如果你听会了也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讲。

有一天,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它给梨树苗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第二天,猴子来到梨树苗前给它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第三天,猴子来到梨树苗前给它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第四天,猴子来到梨树苗前给它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第五天,猴子来到梨树苗前给它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1) 猴子每天做了哪几件事?教学生字“浇”“施肥”

“浇”: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浇”?( 浇水浇水要用水,所以是三点水。“尧”表示高起的小土堆,说明浇水要浇在高起的小土堆上面。)

“施肥”:你用什么方法记住“施”和“肥”?“肥”的月字旁说明跟什么有关?书空写两个字。

齐读两个词语。

2)指名讲第1自然段,要求声音响亮,语速不要太快。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猴子?(勤劳   没有耐心)

2、师讲第2、3自然段,也是猴子种第一种树的故事,讲完后交流:

1)猴子做了几件事?板书:拔掉   改种

教学“拔”: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拔要用到手,所以是提手旁,右边是一个“友”加一点。

教学“改”:书空,左边有几笔?边写边数,右边加个反文旁。你什么时候要改?给它组词。

2) 你会和老师一样讲这部分的故事了吗?

出示多媒体,学生练习讲故事。

讲完整的2、3自然段。(要求讲出乌鸦的语气,猴子的想法。)

讲去掉重点词语的2、3自然段,要求能流利地有感情地讲。

讲去掉大部分内容的2、3自然段,要求有感情地讲出来。

请学生上台来讲。

自由练习讲。

3、按照这样的方法讲下面部分的故事。

课文的4、5、6、7四个自然段,也就是猴子种第二种,第三种树的故事你们不看书会讲吗?聪明的小朋友说说有什么巧办法能会讲后面的四个自然段吗?(换果树名称,换鸟的名称,换鸟叫声,换农谚)

出示多媒体,指名讲。

指名上台

自由练习讲,要求有表情,有语气。

四、续编故事

1、故事的结果:猴子哪里知道,“樱桃好吃树难栽”,一连几年都没有栽活。就这样,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有种成。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猴子为什么一样树也没有种活吗?(板书:没有耐心   没有主见)

2、此时此刻猴子的心情怎么样?(伤心、难过、后悔)

3、正当这时候,谁来了?怎么说的?猴子又是怎么样想的,怎么做的?请小组合作续编故事,如果能用上一些谚语或名言之类的含有道理的话就更好了。

3、交流故事。

 

 

教后反思:《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我把教学重点落在讲述上,因为故事是用来讲的,而不是朗读的。本篇课文的结构相似,我先采用扶的方法引导孩子们讲第2、3两个自然段,猴子听了乌鸦的话,拔掉了梨树,改种了桃树。学会了这个结构再让孩子们练习讲第4、5两个自然段,有了前面的基础,孩子们很快发现只要改掉其中几个字就能顺利地讲第二层的故事了。那么讲第三层的故事就更是水到渠成了。最后让孩子们拓展讲故事,把故事蕴含的道理在续讲故事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最后达到了教育孩子们“做事要有主见、有耐心。”的目的。本课设计采用了三个环节:听故事,知结构;讲故事,用结构;续故事,化结构。结构的重复运用,训练了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了思维和想象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