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
发布时间:2016-11-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孙丽娟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

                雪堰中心小学  王祁秀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拉萨的天空》,许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在藏语中,拉萨是什么意思?那湛蓝的天就是?

2.想知道这是一扇怎样的窗帘听许老师来介绍(范读全文)

3.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灯片)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湛蓝、透亮、蓝晶晶)

板书:湛蓝  透亮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课文中描写拉萨天空的句子画出来。(指名读画的句子)

2.(指灯片)“湛蓝”是什么意思?(非常蓝、特别蓝)

3.课件出示湛蓝的色板这就是湛蓝,在南京你看见过这样色彩的天空吗?

(拉萨的天空果真与众不同)

4.你还知道哪些词的意思和湛蓝相似?(齐读所列的词语)(抄在书上“湛蓝”的旁边)

5.“透亮”的天空是什么样的?你能想象出来吗?(干净,没有一点杂质)

6.湛蓝、透亮的天空像什么?

7.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课文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8.(指灯片)小结:瞧,天空多么湛蓝,多么透亮啊!谁来读读这句话?齐读这句话。

9.拉萨为什么会有这么美的天空呢?

因为(学生读第一句)

10.谁能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日光城”?

11.(灯片)日光城简介

拉萨海拔3658米,大气层薄而且空气密度稀,水汽含量少,加上空气中含尘量小,云量少,大气透明度十分良好,因此阳光充足,全年无雾。拉萨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照射。因此有“日光城”之称。

12.日光城的天空自然与众不同,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3.从这一自然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天空离我们很近。你从课文的那句话感受到的?

天空离我们这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蓝天,是不是真的?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由这句话你想到了哪句诗?(手可摘星辰

所以,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谁能做个“掬”的动作。

a.“这话”是什么话?蓝天真能洗脸吗?(我们一般用什么洗脸?)“这话”妙在哪儿?

b.是呀,蓝天像湖水一样湛蓝,简直可以洗脸。你们说,这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啊,难怪人们要说这话真是——“太妙了”!谁能把这么奇妙的感觉读给大家?谁来和他比一比!

2)纯净。你从课文的那句话感受到的?

(指灯片)齐读这句话。

3)明洁。你从课文的那句话感受到的?

(指灯片)齐读这句话。

4)试想,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那拉萨多单调呀。而现在,天空并不孤单,有白云、绿草的陪伴,它越发——,更加——。

14.(第二节文字灯片)自由读这一自然段,指名读。

15. 看到拉萨纯净、明洁的蓝天,你们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啊?(我真想到拉萨去看看,拉萨的天空真是太美了,我以后一定会去那儿旅游的……)

16. 拉萨的天空真蓝啊,蓝得用手可以摸到,蓝得可以洗脸这么妙!蓝得无比的纯净,蓝得格外的明洁。那就让我们把这纯净、明洁的蓝天一起读一读吧!

17. 作者也和同学们一样,来到拉萨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哪些词写出了人们的感受呢?(让人神往、紧紧吸引、不忍离开)。

18.同学们,让游客神往的是(    ),紧紧吸引游客视线的是(    ),让游客不忍离开的又是什么啊?(    )(学生连续三次齐声回答:“是拉萨天空的蓝。”)

 

19.拉萨的天空真蓝,蓝得让人神往,它把我们的视线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离开。同学们!你们的视线想离开吗?(不想)那就是蓝得——(学生齐答:让人神往),蓝得让你——(不忍离开)

20. 来,把第三小节改一个字,变成我们自己的感受。(出示改后灯片)

21.那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呢? 22.指名读、齐读。

23. 同学们,你们看,当这湛蓝的巨大窗帘缓缓拉开时,我们看到了圣地气势恢弘的美,我们继续来拉,去欣赏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

24.你们了解布达拉宫吗?指名简介,(灯片)介绍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在西藏拉萨市西北角玛布日山上。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共13层,高117.19米,东西长400余米,全部石木结构。布达拉宫群楼高耸、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建筑风格体现了汉藏文化的融合,是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宫内藏有大量文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

25.同学们,你们注意没有,刚才所有介绍布达拉宫的图片上都有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因此显得那么雄伟、壮丽。想象一下,假如布达拉宫上没有这么美的蓝天,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出示灯片)

26.所以,人们说,如果没有这湛蓝、透亮的天空,布达拉宫会失去一半的美。蓝天成了布达拉宫的骄傲,成了拉萨的骄傲。这片神奇的天空今天湛蓝、透亮,明天——,后天,它还是——,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一年四季一直这样迷人。

27.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28.拉萨是藏语中“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这也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聪明的你,知道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9. 现在,拉萨的天空又给你增添了哪些印象?(灯片:拉萨的天空是____

三.总结全课

1. 多么湛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吧!(齐读课文)

2.引导:当我们感受到拉萨湛蓝天空的美时,当我们看到圣地气势恢弘的美时,当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出现在眼前时,我们就完全理解了“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了”,如果这些神往的人中有老人、孩子,有中国人、外国人,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领导、官员,请你张开想像的翅膀,想像他们面对此情此景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尽情发挥)

3.同学们,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拉萨都被这湛蓝、透亮的天空紧紧吸引,在拉萨的蓝天下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我们课文的作者王宗仁先生来到拉萨就写下了很多散文,我们来欣赏他创作的《拉萨的天空》前一部分,我们的课文就是根据这一部分改写的。比一比,课文美,还是作者的原文美?

40多年间,我曾数十次到过日光城拉萨,每次看到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一种特制的清水洗过的宝石一样清爽。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触摸到蓝天。有人在描述拉萨的天空时讲了这么一句话:“掬蓝天洗脸”,说得实在精妙。我则常常这样想,也许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拉萨天空的湛蓝才越发显得深邃、纯净。也许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它的湛蓝也更加鲜活、美丽。

拉萨天空的蓝色是属于那种纯粹得淋漓尽致、无拘无束的色彩。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使之长久地凝固在天幕的某个地方,让你尽情而贪婪地享受人间的碧蓝所带来的无限宽阔。我站在这个城市里任何一条并不讲究的街头或陋巷中,都会看到许多人在荧屏上和书本上看到过的那座高大的、依山而建的气势磅礴的房子——布达拉宫,它头顶的天空在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还是盛夏,都净蓝净蓝的发亮。有了这蓝天,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变得更加神秘、诱人!于是,我有了这样的猜想:拉萨的天空之所以这么湛蓝,就是因为有这座独特的圣殿,如果少了它,拉萨的天空就会冷得像结了冰,寂寞得像一所空房子。王宗仁先生

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4.课文和这段原文那段美?那段给适合我们学习呢?

5.藏族歌手韩红有一首歌,是她在梦里写家乡拉萨的一首歌《拉萨的天空》我们一起来欣赏。

四.布置作业  

1)把这篇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3)试着背诵这一课。

4)给拉萨的天空设计一句广告语,要突出拉萨天空的特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上来就范读课文,是想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对拉萨天空有一个总的印象,这个印象体现了对拉萨天空特点的把握。文章学习了暗喻,虽然三年级还没有暗喻的教学要求,但这句话的本体、喻体是不难理解和认识的,这里的渗透,恰到好处。

课文是王宗仁先生创作的《拉萨的天空》前一部分,许老师在此呈现原文,不仅要把学生的兴趣、视野拓展延伸,更要让学生在对比性的阅读中获得更丰富的语言营养和审美享受。课已尽,意无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