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多少》听评课
陆彩红
蒋娴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这节课让我这个新老师收获很多。
首先,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整个过程非常流畅、紧凑。课容量很大,但衔接自然,教学环节转变精心预设,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吸收转化。在短短40分钟的课中,让学生收获了许多知识。但正如邵校长所说,“贪多嚼不烂”,如果没有像蒋老师一样的教学素质,还是应该慢慢来。
其次,教学方法多样化,具有趣味性,运用实物展示,寻找卡片,做写字操,各种组合的朗读,编写儿歌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几乎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投入课堂,且能够做到从始至终都保持这个状态。这对我的启发很大,以前我总觉得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是因为他们定不下心的天性,但听完这节课,我不禁开始反思自我,是不是自己的课设计得也不够吸引人呢?第一课时流程总是先自由读课文,再解决生字词,最后分段。久而久之,学生们也觉得缺乏了新意,听课也就没有那么认真专注了。我想以后课程的设计上要多元化一些,多运用一些小组讨论,或者双轨火车、波浪读等有趣、新颖的形式,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将他们的目光集中到课堂中来。
再从这节课良好的课堂纪律来看,可见蒋老师在平常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年级的学生刚步入小学,行为习惯很难掌控。蒋老师能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充分利用小班教学的优势,管理好学生纪律,让孩子们保持此良好的课堂纪律,着实不易。我今年新接手的班级可以说是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班级,因为班里男生占多数,且调皮捣蛋的居多,所以班级管理非常吃力,很多时候我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但今天看到蒋老师的管理,想到他们还是一群刚上小学的孩子啊,我又坚定了信念。幼儿园的孩子尚且可以如此训练有素,只要肯花功夫,我相信我们班的学生也能做到如此。
随后,在听完邵校长的点评之后,我认为有这节课在某些方面确实还存在改进的空间。新教材的改编,使得现在一年级的语文教材,由以前的拼音学习为主,改为识字为主。但我认为我们对拼音教授的重视不能减少,仍应该将拼音教学和拼音复习贯穿于每一节课中。让学生每天不断学习和巩固拼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写好字并不容易,甚至需要老师手把手,一撇一捺地教过去,这要求每节课最后至少留给孩子一段时间练字,但这节课因为前面内容过于丰富,最后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偏少了一点,这一方面还需要改进。
不管是一年级,还是我现在教的四年级,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重中之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在教学过程带领学生们做到课前预习,课中演习,课后运用,将使得他们终身收益。
作为一名新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们才迈开第一步。以后,我们要通过坚持听课,写反思,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