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语文 2024-2025 第二学期 第17周
时 间 | 2025.6.2 | 地点 | 办公室 | 次数 | 1 |
主讲人 | 周玲 | 记录员 | 白云 | ||
参加人员 | 三年级语文教师 | ||||
研讨主题 | 第八单元习作 | ||||
过
程
记
录 | 一、主备人周老师: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本单元习作聚焦‘有趣的想象’,需引导学生打破动物原有特征,创编新奇故事。结合单元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夸张对比手法,我建议从‘特征反转’切入,通过‘母鸡飞翔、蚂蚁变大’等典型案例,激发学生脑洞。可先播放动物特征反转的趣味动画,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会怎样’,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 二、白老师:情境创设与兴趣激发 “低段学生想象力丰富,但易受限于现实逻辑。我设计了‘动物特征交换卡’游戏:每人抽取一张动物卡(如蜗牛、老鹰),随机交换特征(蜗牛健步如飞、老鹰胆小如鼠),并即兴编故事。同时,结合课文《漏》的民间故事趣味性,引导学生关注‘意外转折’,比如会飞的母鸡因骄傲撞上飞机,蚂蚁变大后因体型笨拙闹出笑话。” 三、陆老师:支架搭建与结构指导 “三年级学生写作常‘有想法但缺条理’。建议提供‘三步构思法’:1. 特征反转(如母鸡会飞)→ 2. 矛盾冲突(飞翔带来的麻烦,如高空下蛋)→ 3. 成长感悟(学会脚踏实地)。可借鉴《方帽子店》的对比结构,设计‘特征变化前后’表格,帮助学生梳理情节。此外,推荐使用‘五感描写法’(视觉、听觉、触觉)增强画面感,例如描写蚂蚁变大后‘脚步声如闷雷,震得树叶簌簌落’。” 四、陈老师:评价标准与修改策略 “评价需兼顾‘想象奇特’与‘故事完整’。可参考二类文评分标准,重点关注:1. 特征反转是否鲜明(如蜗牛失去壳后的生存变化);2. 情节是否有波折(如会飞的母鸡从骄傲到受挫再到成长);3. 语言是否生动(使用拟声词、比喻句)。修改环节采用‘三轮法’:自评找亮点→ 同桌互评提建议→ 教师面批改细节,并教学生用‘删除号’‘调换号’优化段落。” 五、马老师:差异化教学与拓展延伸 “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可提供‘句式模板’,如‘假如______,它会______,但是______’;对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融合科学知识(如蚂蚁变大后的力学问题)或传统文化(如结合《枣核》的智慧主题)。课后可举办‘趣味故事会’,让学生佩戴动物头饰表演,将习作转化为情景剧,增强成就感。” 六、集体研讨总结 1. 教学流程优化: - 第一课时:游戏导入→特征反转讨论→思维导图构思→片段试写。 - 第二课时:互评修改→教师示范→完整成文→展示分享。 2. 资源整合: - 推荐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皮皮鲁外传》,强化夸张想象技巧。 - 利用班级公众号发布优秀习作,形成“线上+线下”展示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