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语文(五年级) 时 间: 2016.9.26
备课组长: 殷素玉 记录人: 殷素玉 强明菊
参与人员: 殷素玉 强明菊 费美玉 周丽敏 陈丽琴 王红艳 钱燕 杨晓军
中心发言人: 强明菊 王红艳
研讨内容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研讨过程:
一、强明菊:第三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第三组是一些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之类的内容,比较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每篇课文都独立为一个主题进行教学。
《成语故事》主要将这两个成语还原成故事的形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本篇课文教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一个成语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成语故事。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办一期关于成语故事的手抄报。
《推敲》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诗人贾岛对诗歌语言的考究上,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比如官权思想等等。这里,教师少引导学生去考察这样一些内容,教师倒可以引导学生多掌握这样几个关于推敲词语的典故。
《嫦娥奔月》是一个神话故事,对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教材使用这个版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神话传说的美丽,体会乡亲们对嫦娥思念的原因。本课语言训练的点是课后作业第四题,体会重叠词语的用处。
《读书莫放“拦路虎”》不知道这篇课文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很是突兀。这篇课文可以放在讲勤查工具书的地方讲解。
《伊索寓言》比较简单,引导学生体会伊索语言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
《我读书我快乐》给学生推荐的是伊索寓言,其实,教师还可以将其他几大寓言推荐给学生阅读,比如克雷洛夫寓言等等。
《习作三》写“秋天的树叶”,可以让学生写树叶贴树叶画树叶,让全班学生一起写一部不树叶宝典,激发学生作文训练的乐趣。
《练习三》中是关于京剧《红灯记》,让学生体会红灯记的语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也学学这个京剧的唱腔。
二、王红艳:单元教学评价措施
1.课堂上给予充分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在读中思、读中悟,体会各种故事所体现的道理。
2.在教学中,根据学情的需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在色后果你懂有趣的故事学习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过程中,体会文中的情感。
3.精读时,要大胆放手,抓住乐于质疑问难问题的特点,引导多读、多问、多交流,从而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含义。
4.借助小练笔,创编故事,训练按照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过程进行叙述事件的写作方法。
三、殷素玉:谈良好习惯的培养
读书做笔记是在学生拥有了正确的读书姿势,乐于阅读以及广泛的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对阅读要求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即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说的是读书不仅要眼到、口到、心到,而且要手到。这既是阅读的方法,也是阅读的习惯,体现着完整的阅读历程。因此,安排“读书做笔记”,就是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动笔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本学期读书做笔记的重点是学习写读后感。关于“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是在二年级“勤于查字典、主动识字”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要求,本学期的培养重点应放在“随时”上,重视“随时”,抓住“随时”,学生才能真正地拥有这一习惯。
四、各成员交流教学的体会和困惑,并共同探讨对策和实施方法
主要有:1.在上第一课时,我们老师都很尽心地教,可批阅第一课的词语抄写,发现能够抄对的学生很少,基本上每个班不到一半同学。在进行词语听写时,发现全对的学生更少,学生还没有沉下心来读书。2.班内部分学生松松垮垮,自控力差,上课经常开小差,对于这类学生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