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三年级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3-10-1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时间:       2013.10.9               

备课组长:         曹亚辉            记录人:    薛晓霞                

参与人员:   薛晓霞  秦敏  王光法   曹李娟  秦晓华    李小梅   

中心发言人:       曹亚辉              

研讨内容            三上语文第三单元                           

研讨过程:  

曹亚辉:本单元选取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寓言故事《蒲公英》告诉小朋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则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能从事物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神话故事《哪吒脑海》刻画了一个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小英雄。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2、学会本单元28个生字,17个只读不写的字。掌握多音字“泊”“干”的用法。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并能学习运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1、学习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会用“嘱咐”造句。2、练习复述和分角色朗读课。3、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联系自己谈谈看法,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建议:1、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学生喜欢的,有寓言故事有神话,学生有足够的兴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让学生去读,,去悟。2、写一段比较具体的话,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尽量为学生提供条件,不但让他们有话可写,而且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单元课时分配:  

本单元共11课时:  

8课:           蒲公英             2课时  

9课:           三袋麦子           2课时  

10课:          哪吒闹海           2课时  

习作3           看图作文            2课时  

练习3                               3课时  

下面由大家谈谈各自在备课中的感悟及问题。  

薛晓霞:文体的确定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蒲公英》的教学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文体认识。教学参考书上说这是一篇用拟人化手法写的童话,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童话有个共同的特征,为了表达人们善良的本性,通常结局都是美好的,像《丑小鸭》《白雪公主》等。但这篇课文以两颗种子的死亡作结局,显得残酷消极了些,而其就文章的结构和叙述方法来说,我也更觉得它更像是寓言,通过一个拟人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两颗种子死了,究其原因,责任也许是多方面的,就种子本身而言,一是他们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二是他们言行不一,开始听了太阳公公的叮嘱说是要听话,而后来却没有按太阳公公说的做。  

曹李娟:在指导学生用“嘱咐”说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太阳公公用什么样的语气对小蒲公英们说?(亲切地嘱咐)老师示范用亲切的语气读句子。在生活中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对你很亲切地嘱咐过呢?(学生练习说)。像这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长辈对你的关照,告诉你他们的经验,这就叫嘱咐。  

秦敏:我来谈谈对《三袋麦子》的设计: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但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学中不仅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更加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自我体验。首先,我让学生把课文全文读个三两遍,然后再分角色朗读。在分角色朗读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然后在讨论中或示范或模仿,以此来让学生把握角色。为表演打下基础。  

王广法: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低中年级的课堂上,一些表演总是免不了的。特别是这样的童话故事,孩子们更是乐于表演。表演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身体,让学生体验文本,学生喜欢这样的表演舞台,在这样的舞台里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创造性得到最大的释放。  

李小梅:我来谈谈《哪吒脑海》的教学设计:学习本文,我指导学生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画出关键词语,并理清顺序,弄清各段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同桌练习复述,同时出示关键词语,要求学生注意用上这些词语,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带上……法宝”、“跳进大海”、“取下”、“摆”、“掀起”、“摇晃”等,第三、四自然段中的“举起……便砍”、“机灵”、“一闪”、“一下”、“气冲冲”、“举枪便刺”等;最后指名在班中练习复述,要求学生复述得有条理,尽量运用书上的原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全面内化课文中规范语言,从而达到“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的要求。  

秦晓华: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朗读,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闹”的原因,于是,我又设置悬念;小哪吒又是怎样闹的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老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放手让学生充分自读,圈画出关键词语,弄清各自然段主要写什么?。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小哪吒闹了几次?每次又是怎样闹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由学生自己评说。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描写哪吒机敏、果断的一系列词语要读出气势来。这样安排,不但训练了学生口语交际,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感悟。  

曹亚辉:今天的集体备课就讨论到这里,在教学中我们碰到具体的问题也可以再来讨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