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六年级第十一册语文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13-10-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苏教版国标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46名学生,其中女生有22人,男生有24人。大部分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但也有个别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一种热情,特别在阅读习作方面。个别学生的书写和表达能力较差。本学期,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本班的学生素质,我把这些学生分成了7个组,进行分层教学和辅导。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准确认读206个生字。  

3)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注意写作手法。  

5)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别人明白自己在说什么。  

2)技能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养成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毛笔字的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并养成认真钢笔字和毛笔字习惯。  

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8)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为导向,教师和学生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方法。  

 2、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学习。  

 3、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仁爱思想的教育。  

 4、时时指导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无处不在;  

 2、懂得人的一生中奋斗与生存的关系;  

 3、意识到为我们有祖国有这样的大好河山如而自豪、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而骄傲;  

 4、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态度。  

三、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高年段阅读教材的编排特点是:“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  

(一)采用主题单元组合教材  

  所谓主题单元,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习作练习内容也尽量予以配合,凸显这个主题。如六年级上册的七个单元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其中第二单元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通过三篇课文,多角度、立体地歌颂了人情美、人性美。  

  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  

(二)放大语文学习的空间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六年级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  

一是安排了阅读指导文章--《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读书要有选择》,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尽快学会阅读以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二是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本册是《鲁滨逊漂流记》。  

三是单元练习采取活化训练的思路,注意了语文课内和课外学习的结合,开辟了“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等。“语文与生活”“阅读与积累(感悟、欣赏)”进一步拓宽了阅读,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四是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每一册安排一个“学和做”,而这个“学和做”就是一个实验、探究的小专题,是集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训练于一体语文实践活动。六上安排的“读报和剪报”,六下安排的“我的成长册”。  

(三)、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每册的开篇仍然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习习惯项目,虽然安排在教材之首,却是贯穿于该册语文学习之中的重点训练项目。因此这些项目在该教材里也反复体现。如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个重点项目,后面的课文《学与问》就呼应了“不懂就问”这个项目,在阅读、习作及其单元练习中也都反复凸现了勤于搜集资料的训练。而六年级下册的两个重点项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不但通过课文《读书要有选择》和“我读书我快乐”“学和做”等重点训练栏目有所体现,而且在阅读课后练习、习作和单元练习中也反复安排了训练。  

2、与初中学习的衔接  

 第三学段特别是六年级两册教材,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就是与初中阶段主题单元的教材编排和教学理念一脉相承的;文学常识(作家卡片、名著便览)、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习的衔接,有助于小学阅读教学向初中阅读学习的过渡。  

(二)难点: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  

 3、懂得人的一生中奋斗与生存的关系。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分层教学  

1、激励后进;  

2、督促先进。  

(二)阅读教学:  

1)朗读、默读并重,提高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会浏览,并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其知识积累。  

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引导学生辨析比较其感情色彩,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表情朗读、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等,让学生接受情感的熏陶,领悟课文的写法,内化课文的语言。  

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服务。  

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三)口语交际:  

1)尽力创设良好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交流的欲望;  

2)注重实效演练,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习得交际的技能;  

3)充分利用评价激励的功能、进一步开发学生交际的潜能;  

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不断拓宽口语交际训练的渠道。  

(四)习作:  

1)长短课结合,课内外联系,在活动实践中成文;  

2)在主题单元中获取信息。借鉴写作思路和方法;  

 (3)改进评价方式,提高习作修改能力,“评----评”相结合,使学生养成了自改、互改、讨论修改、自主加工的好风气、好习惯。  

(五)单元练习:  

(1)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注重整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3)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4)注重持久,单元练习训练点与平时教学的融合,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强化自主实践意识,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外活动计划  

1、读报剪报,其乐无穷。  

2、参观访问,受益匪浅。  

3、走进大自然,学看无字书。  

六、教学进度:  

第一阶段(92日—915日):  

检查暑假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1、我们爱你啊,中国;2、郑成功;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4、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二阶段:(916日—930日)  

5、负荆请罪;6、最后的姿势7、船长;习作2;练习2。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三阶段:(1081026日)  

8、爱之链;9、小草和大树;10、轮椅上的霍金;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我读书我快乐;习作3;练习3。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四阶段:(10291114日)  

12、姥姥的剪纸13、牛郎织女;14、安塞腰鼓;习作4;练习4。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五阶段:(1115日—1130日)  

期中试卷分析、评讲、个别辅导;15、青海高原一株柳16、草原;17、麋鹿;期中复习、考试;小作文1篇。  

第六阶段:(121日—1214日)  

18、给家乡孩子的信;19、钱学森;20詹天佑;21、鞋匠的儿子;习作6;练习6。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七阶段:(1215日—1228日)22、古诗两首;23、学与问;24、大自然的文字;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习作7;练习7;学和做;大作文1篇;小作文1篇。  

第八阶段:(1231日—201416日)学和做(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读报和剪报  

第九阶段:(17日—寒假开始)全册复习,期末考试及讲评,放寒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