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集体备课记录
发布时间:2016-03-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殷晓波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一年级数学               时间:     2016-03-15               

备课组长:          殷晓波         记录人:   殷晓波             

参与人员:     殷晓波、 杨晓燕、李小妹                                       

中心发言人:     殷晓波               

研讨内容    认识100以内的数                                        

研讨过程:  

殷晓波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3、使学生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等活动中,体会数的抽象过程,发展数感,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4、使学生在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估计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吴晶: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这一方面是因为数的含义及其读写方法所涉及的数位概念、组成方法等知识是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并形成相应数感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它对学生今后认识更大的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因为正确使用上述词语描述的大小关系,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而且需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恰当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并做出合理灵活的选择。  

杨晓燕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教学的知识比较多,教材十分重视单元知识结构的优化。就数的含义和读写而言,先通过用小棒摆两位数、借助小棒数数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两位数的组成特点以及“满101”的基本计数方法,引导他们体会100以内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和先后次序。在此基础上,借助计数器教学百以内数的读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的组成,并相机明确相关的数位名称。在此之后,教材紧接着安排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引导学生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去探索口算方法,及巩固了对数的含义的认识,又使得学习内容和形式更为活泼生动,有利于调节学习心理,提高学习心理,提高学习效果。此外,考虑到前面的教学内容重点在帮助学生感受百以内数多表示的数量多少以及两位数的组成特点,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所以在练习五之后紧接着爱排百数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100以内数的顺序。由于百数表中的数是自然数列的一部分,而且在自然数列中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这一规律自然也就成了比较数的大小的依据之一。至于教材结合数的大小安排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内容,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尊重和培养学生数感的努力。  

李小妹  

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一方面,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认识数是为了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利用它进行交流。教材在这方面有十分丰富的安排,如让学生数教室里桌子和椅子的数量,读门牌上的号码,读电视频道的编号,读球类比赛时的记分,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用“大一些”“大得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两个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以及在一定范围内猜老爷爷的年龄,等等。  

关注并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学习策略,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时,教材首先呈现一张不完整的百数表,让学生根据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试着帮它填写完整,再让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探索其中蕴含的规律。这就为学生探索性地学习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对数的含义、组成和顺序的理解,自主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问题,允许并提倡比较策略的多样。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方法,逐步形成有效的、多样化的学习策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