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13-10-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袁霞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一年级数学               时间:   93               

备课组长:                记录人:  沈忠英                

参与人员:  袁霞、沈忠英 、吴洁、赵婷                                        

中心发言人:  沈忠英                

研讨内容    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数(一)                                                

研讨过程:  

沈忠英(主备人员发言)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目标1、要让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和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  

难点:用“点子”表示数的结果,体会数与点子的一一对应。  

第二单元比一比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重点:学会比较的方法,会用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  

难点:理解比较的结果具有相对性。  

第三单元分一分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练习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重点: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  

难点:用不同标准给物体分类  

第四单元认位置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2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准确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方位。  

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1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 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认数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或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在认数、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愿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重难点:1.理解10以内每个熟的含义,能熟练的数出数量10以内的物体的各数,会读写010各数。  

2.掌握10以内熟的顺序,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顺序,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并用数学符号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袁霞:  

数一数教学时要从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数数,并注意组织交流。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是他们产生兴趣。接着让学生试着数一数其中人或物的个数,不要限制数什么和怎样数,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组织交流各种物和人的个数及数的方法。及时评点以改善学生的数数方法,学会按一定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要数的人或物的数量。比一比在教学时,要重视让学生体验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场景图,说说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然后让学生依次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交流时要突出方法。可以让学生说说跳绳、身高分别是怎样比的,体会比长短、高矮是可以把一端对齐,比出结果;比轻重时体会通过简易天平的状况可以知道谁轻誰重,也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经验采取用手掂一掂的方法比出轻重。  

吴洁:  

分一分教学时重点是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这里都有些什么商品。再讨论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分成了哪几类?然后交流。通过交流认识到货架上放的是同一类商品共有三类,一类是玩具,一类是书籍,一类是食品;而且,每个货架上放的是同一类商品,有此,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说清每类商品又是怎样分层摆放的。认位置教学时,重点应指导学生分清左右,在此基础上,适当让学生运用上下、前后等词语描述图中人或物的位置关系,并获得相应的认识。  

赵婷:  

认数教学时一方面要突出数与生活的联系,选用学生喜欢的熟悉的能够接受的生活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联系现实的生活情境,在数物体个数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数。第二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也可以用来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第三方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并形成必要的技能。第四方面指导学生规范地写数。写数是数的认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个难点。对每个数的写法都先作出示范,再让学生沿虚线描出数字,最后在日字格里独立的写,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工整地写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