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14-04-26   点击:7512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 间: 二○一四年四月十三日      级:    四年级        

地 点:  大会议室         学 科:   数 学       

参加对象:  

  董美玉、秦红、陶云龙、钱岳新、赵敏杰                      

研讨记录:  

赵敏杰:我主备的内容是《运算律》、《对称、平移和旋转》、《倍数和因数》这三个单元。首先我分别说说这三个单元教材的大致分析:   

《运算律》:  

四年级(上册)教材里教学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本单元教学乘法分配律。先教学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再教学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单元结束时安排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我们去春游》。编写的一道思考题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如果分别观察等式左边的变化和右边的变化,可以发现变化是有规律的;如果研究同一个等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化,可以用乘法分配律作出解释。还编写了一篇你知道吗,介绍十三世纪欧洲人运用的双倍法,并让学生试着用乘法分配律解释双倍法的算理。  

《对称、平移和旋转》:  

第一学段里初步教学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本单元继续教学轴对称图形,采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继续教学平移,要把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继续教学旋转,要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在内容的编排上先教学对称,再教学平移,然后教学旋转。单元结束时有一次操作型的实践活动。  

《倍数和因数》  

本单元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自然数的知识之后,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自然数的知识,了解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倍数与因数关系,体会自然数都有因数,而且不同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是不同的。这些内容还能为以后教学分数知识作必要的准备。研究倍数与因数一般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进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材在底注中给予明确的规定。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1、第70~73页教学相关的自然数之间的倍数与因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2、第74~77页教学523的倍数的特点,以及偶数、奇数等知识。3、第78~79页教学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4、第80~82页整理全单元的知识并组织综合练习。编写的你知道吗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和我国数学家研究这一猜想取得的显著成就。两道思考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探索有挑战性的问题。  

第二方面,我讲讲各单元的重点难点  

《运算律》: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  

2、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一些计算的简便算法。  

3、安排有效练习提高学生合理计算的能力。  

4、以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落实知识的综合应用。  

《对称、平移和旋转》:  

1、用折纸的方法认识和确定对称轴,学习画对称轴  

2、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学会平移简单图形的方法  

3、联系现实情景体验旋转和学会把方格纸上图形旋转90°  

4、灵活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倍数和因数》  

1、通过操作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2、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  

3、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 3 的倍数的特征  

4、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认识素数和合数  

   

秦红:  

重点讲讲运算律的教学注意点:  

1 教学乘法分配律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理解含义上。  

2、教学简便运算重在,不能  

3、练习五里的内容有巩固、有扩展,有助于学生组建新的认知结构。  

董美玉:  

重点讲讲《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注意点:  

以折和画为学习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能力,把图形在方格纸上连续平移两次。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旋转,主动学会在方格纸上旋转图形。  

1 首先认识旋转的方向。  

2 在方格纸上旋转三角尺,体会图形的旋转。  

3 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陶云龙:  

   重点讲讲《倍数和因数》的教学注意点:  

   联系实际体会自然数之间的倍数、因数关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  数与因数的方法。  

   教材的第一部分先教学倍数、因数关系,再教学求倍数与因数的方法。前者是形成数学概念,后者是应用概念。  

在找百以内5的倍数、2的倍数、3的倍数的活动中,认识这些数的特点。  

   教材第二部分教学523的倍数的特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是不是2的倍数都是看这个数的个位上是几,方法是一致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它各位上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特征与判断方法与5的倍数、2的倍数完全不同。所以这部分教材分两段编写,把52的倍数的特点合并在一道例题里教学,把3的倍数的特点安排在另一段里教学。两段教材都是寻找特点——利用特点判断的教学线索,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活动空间。  

通过写因数、比因数个数等活动,建立素数和合数的概念。  

   钱岳新:  

1、大家要认真钻研教材,不仅要掌握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更要掌握各课时的重点难点,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教案的二次修改。  

2、认真写好各课时的教学反思,同时积极撰写教学博客并上传至学校网站。  

3、注意作业的格式要规范,批改也要及时、规范。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