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期计划
(2016.2—2016.6)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3-6年级开设该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出发点,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培养作为一个社会人、现代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进一步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工作,我校根据《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意见》,制定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
二、实施要求:
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追求课程实施的常态化;进一步优化教师指导,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实践中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特色。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
1.制定和不断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全面规划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策略。
2.落实课程的三级计划。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落实教师和课时,认真制订好本学期实施计划。同时,要求有关教师在充分进行学生需求评估和同伴交流协商的基础上,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
3.根据“常州市中小学合格、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的方式。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长由教导处的中层领导担任,以强化管理、实施和研究的协调工作;学校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针对学生活动各环节进行指导、并承担相关组织协调考评等职能的过程指导教师(班主任)、针对具体学生及具体实践活动方式的项目指导教师(如:学生邀请的特长老师)和在分组活动或大型集体活动中承担组织管理责任的协同指导教师(如:活动时的带队老师等),共同构成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要规定每位教师需承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列入考核目标,确保课程的真正落实。
4.积极开发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要合理用好《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把它作为课题生成的源泉之一、活动过程的资源之一。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以基地为载体开发课程资源,梳理校内外实践基地的适合对象、适合的实践活动方式、活动程序的建议、活动组织的注意点等;以案例为载体积累资源,整理成功活动的环节流程、有价值的素材性资源和教师的指导要点等,逐步形成各年级比较稳定的课程资源库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基地。
5.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学校来说,主要是计划、教师管理、课时管理、检查调研等过程管理方面的资料;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建好、管好“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设计并用好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等。
(二)努力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1.每学期3-6年级每个学生至少要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除单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开设的课时不得少于24课时。要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可记载在《活动手册》和《实录手册》上)。要有指导教师对每个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见《手册》中的“活动反思与自我评价”)。各班可以集体讨论,同一年级开展同一主题的长线活动,也可以各班根据自身实际独立开展主题活动。2.注意解决好活动各个实施阶段中一些关键的具体问题:选择和确定主题、制订活动计划阶段——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活动展开阶段——强调全体学生亲身经历、亲力亲为;汇报交流阶段——强调全员参与、充分交流;活动总结阶段——强调有效反思、合理评价。
3.进一步优化活动中的教师指导,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根据实践活动各阶段的任务和重点,指导学生充分经历活动过程,提高研究和实践的水平;结合具体活动,适时上好方法指导课。
(三)进一步加强研究和交流
1.积极参加区级的集中研讨和观摩交流活动。围绕课程实施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做到精心选择主题、精细准备活动、精当概括经验,让参与活动的教师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2.组织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根据教研室意见,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每月举行一次研讨活动,分管领导每学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落实情况至少进行一次调研。各位指导教师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随堂听课至少一次。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研究。本学期侧重于“实践活动的操作策略”这一具体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积累经验。
加强生命教育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4.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用好《活动手册》和《实录手册》,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评价的管理与实施,并进行有效的终结性评价活动。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
5.组织师生参加区教研室举办的小学阶段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评比活动;继续做好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活动设计的交流工作,促进各班认真实施和反思综合实践活动。
(四)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1.组织全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老师继续认真学习《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引导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加强同伴互助,通过相互听课、交流,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机会。
3.引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微格案例分析,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提高组织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主要活动:
月 份 |
内 容 |
三月 |
1.制定学期三级计划 2.认真组织课程培训活动,帮助全体任课教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把握实施课程的基本过程和要求(培训内容:⑴专著《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创意与实施策略》、《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综合实践活动》;⑵本实施意见“具体工作”部分有关要求;⑶各地实施经验,可参考《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杂志,以及省教研室学科网站http://{域名已经过期}、区教研室学科网站http://xkwz.wjedu.net/zhsj/、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http://{域名已经过期}等资源 3.组织参加2016年常州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
四月 |
1.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讨 2.组织学生研究性学习获奖成果展示与研讨活动 |
五月 |
1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讨 |
六月 |
1.组织教师收看、参与江苏省“名师课堂”网络研讨直播活动 2.组织参加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 3.组织参加常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论文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