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四年级校本教材教学设计(十一~十五单元)
发布时间:2014-04-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第十单元  祝福新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本单元的经典诗文,感受新年的美好与快乐。  

2、有感情地诵读,背诵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和语句。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像潺潺的流水,像袅袅的炊烟,365个日子就在不经意间与我们挥手说再见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站在新的起跑线上,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有必要对新年微笑着打声招呼:新年,你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单元《祝福新年》。  

(二)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1、出示初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十单元的诗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每一篇诗文大概讲了什么。  

3)检查交流。  

指名读文章,指出易读错的字词,长句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达到读准确流利。  

说说每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三)自由朗读,读出情感  

1、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文章。  

2、注意读出每一篇文章不同的情感。  

3、多种形式朗读: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四)背诵积累,展示朗读  

1、请同学们背诵积累自己喜欢的诗文和语句  

2、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展示,教师可以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我们总是对新年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希望同学们在新年里健康成长,希望爸爸妈妈在新年里万事如意,希望全家在新年里幸福平安,希望祖国在新年里繁荣富强。  

(六)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十一单元  赞美春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本单元的经典诗文,感受诗文中的浓浓春意,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背诵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和语句。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当我们一提起春天,就会怦然心动,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个莺歌燕舞、桃红柳绿、春意融融的季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春暖花开、令人向往的季节里,共同寻觅春天的足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第十一单元《赞美春天》。  

(二)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1、出示初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十一单元的诗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每一篇诗文大概讲了什么。  

3)检查交流。  

指名读文章,指出易读错的字词,长句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达到读准确流利。  

说说每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三)自由朗读,读出情感  

1、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文章。  

2、注意读出每一篇文章不同的情感。  

3、多种形式朗读: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四)背诵积累,展示朗读  

1、请同学们背诵积累自己喜欢的诗文和语句  

2、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展示,教师可以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春天是美丽多姿的,春天是丰富多彩的,如果用双耳倾听,你能听到鸟的欢叫,虫的鸣唱;如果用心去感受,你能听到种子出土、绿叶抽芽、万物生长……让我们把握好人生的春天,一路攀登,一路欢歌,幸福前行。  

(六)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十二单元  走进《论语》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孔子的人生之道和学习之道。  

2. 通过诵读,使学生初步习得一些诵读国学经典的基本技巧。  

 3. 通过诵读,使学生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同学们,在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读书活动中,你们都读了哪些书啊?  

师小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四(3)班的同学真棒,个个都是好读书的孩子!  

2.透过经典,相信有一个人的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孔子。(板书:孔子)  

一、走近孔子  

1、你对孔子已经了解了什么?(自由说)  

2、师小结:  

1)有人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倘若不知道孔子,就不能算是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我们班同学对孔子那么感兴趣,你们一定都想做一个思想的中国人,对吗?  

2)孔子生下来脑袋顶上就有点儿凹陷下去,像一个小山丘,所以取名叫孔丘,字仲尼。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06年就将孔子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75位诺贝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3、过渡:孔子远去了,我们到哪儿去了解孔子,寻找智慧呢?  

 (板书:走进《论语》)  

二、走进《论语》   

1、导入:话说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有人到皇帝那儿告密,说他身为一国宰相,怎能没读多少书呢?皇帝便把赵普叫来,问:“爱卿,有人说你没读多少书?真有这么回事?”赵普说:“皇上,我确实没读过多少书,我这一生只读过一本书。”  

皇上睁大眼睛,问:“你只读一本书?那是什么书?”赵普回答道:“皇上,我只读《论语》。我用半部《论语》为先帝夺取了天下,我用半部《论语》为皇帝治理了天下。皇上,您怎能说我没读多少书呢?”  

2、师小结:孩子们,半部《论语》可以治理天下,你看《论语》有多么重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能治理天下的《论语》,走进我们中国的圣经——《论语》。  

  齐读:走进《论语》。  

三.学习之道  

1ppt出示三句话,师范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度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这,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如果你就是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的三句话,你听懂了些什么?    

3、师生交流反馈  

4、齐读  

四、交友之道  

1ppt出示三句话,自由练读。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2.借助注释,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3反馈:你知道了哪一把学习的金钥匙?(师生交流)  

 让我们一起把学习的金钥匙收藏于心中。(齐读)  

五、自学《论语》  

 1、自读《论语》的修身篇、仁礼篇、孝悌篇,说说你还对《论语》的哪些内容感兴趣?  

2、学生交流  

3、小结:宋朝理学家程颐曾经这样称赞《论语》:读之愈久,愈觉气味深长。有人说,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你作为中华民族的中华儿女,什么书都可以不读,但《论语》不可不读。你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吗?那就读《论语》吧!  

六、欣赏《论语》之歌   

2500年前圣贤的对话,还可以用现代的方式来演唱呢!就让我们在《论语》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吧!  

                                      第十三单元  眷恋家乡  

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  

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自查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读文本。  

感受春天的美好,理解美的表象背后沉重的乡村现实,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春”代表着新的开始,充满着希望与憧憬。解放前,农民在春天的境况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柯灵的《故园春》。  

二、步入文本  

(一)积累展示  

展示积累,交换朗读  

投影:  

   

       二月鹞(yào   姣姣(jiāo)         祭祀(jì  sì  )   荸荠(bí qi)    

   

       (mù)         少不更(gēng)    (diàn)       茅檐(yán)  

   

       酒肴(yáo)        (yīn)       (kuǎn)     信神佞(nìng)         

   

       (chà)紫嫣(yān)  

   

(二)作者简介  

     柯灵(19092000),原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著名散文家、电影理论家、剧作家。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等职。他的散文语言华丽优美,文笔细腻,结构精致,许多篇目堪称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三)整体阅读  

初步感知,把握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快速阅读课文)  

1.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画面?  

(提示:扫墓;社戏;迎神赛会。)  

2.作者在原文开头说,“故乡的三月,是田园诗中最美的段落”。节选部分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故乡美的?  

(提示:在节选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天真淳朴的孩子,热情善良的农民,这些都是故乡人性美的写照;社戏、迎神赛会表现的则是乡土风情之美。)  

3.本文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提示:哀伤、批判。)  

(四)重点探究  

师生互动,重点突破  

互动1 :对挑野菜的孩子来说,春天里的一大乐事是什么?为什么说是“乐事”?  

(提示:遇见城市人家来上坟的。因为一来可以看热闹,二来可以分得“上坟果”,三可以拾得零散的炮仗头。)  

互动2:“他们认定一切都命中注定,只好送来顺受,把指望托付祖宗和神灵。”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示:内容上揭示了解放前农民的精神状态,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结构上巧妙地过渡到下文的社戏和迎神赛会。)  

互动3:“各家的主人便到戏台下去找寻一些熟识的店伙先生,热心地拉到自己家里……”你是如何理解他们的拉客行为的?  

(提示:拉客的行为既表现了农民的淳朴热情,也折射出他们的处境的艰难。他们为了为通融收租者而竭诚待客,热情中透着辛酸。)  

互动4:“农民的生计一年不如一年,他们虽然还信神佞佛,但也无力顾及这些了。只是大地春回,一年一度,依然多情地到茅檐草庐访问。”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提示:运用拟人、对比。将“大地春回”的恒定,与农民生计的每况愈下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解放前农民处境的艰难。)  

互动5:“那些忠厚的农民,一年一年地挣扎下来,这时候又像遍野的姹紫嫣红,编织他们可怜的美梦了”,为什么说“可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忠厚的农民艰辛地与生活搏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三、学习小结  

本文是一篇反映解放前农民生活境况的散文。散文中展现了故乡的人性美和乡土风情美,然而歌颂故乡美并不是文章的重点,艰辛地与生活作搏斗,为通融收租者而竭诚带客,这些沉重的东西才是作者真正关注和同情的。作者用哀伤的笔调来写故乡农民三月的希望,这种“哀伤”不仅存在于故乡父老的精神上,而且存在于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命运中。而这样的命运,又是他们自己难以改变的东西。三月的故乡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自然平淡而又饱含辛酸。  

四、布置作业  

你的家乡在三月中是怎样的图景呢?请你将它描摹出来。  

   

                            第十四单元  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感恩是一种传统”“感恩让生命更精彩”两部分内容的阅读,了解中外有关感恩传统、感恩故事,懂得感恩的内涵,学会感恩。  

   2.搜集有关感恩的故事、诗歌等,在课外阅读中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3.将感恩之心转化为感恩行动,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报答他人对自己的爱。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感恩内容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1、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首歌,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放歌曲《感恩的心》  

   2、师:谁听出来了,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谁想为大家读一读这首歌的歌词?  

     找2-3名学生说一说。  

  二、提示课题,点明中心。  

   1、师:那么,什么是感恩呢,下面我们打开书4143页的内容,认真读一读,一会我来找同学说一说。  

   同学们自由的朗读。  

   2、师:通过刚才的阅读,感恩是什么,?  

   3、师:下面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中的内容,我相信你们会有更多新收获!  

   4、指名学生说一说,明白了什么?  

   5.结合本单元所学的几篇课文,谈谈自己对感恩的理解。例如结合《炊烟》一课,理解接受山里人热情的帮助后,作者感恩的心情;《新年礼物》小麦克的行为是对父亲之爱最好的报答。  

  三、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加深认识,丰富感受。  

  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1)小组内交流。几个同学为一组,互相传阅或口头交流。根据材料性质,发言者可以给大家朗读,也可以讲述主要内容。(2)全班交流。可以选一部分同学在全班交流、发言,也可以将同学的资料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或张贴出来。要鼓励学生有效利用《童年书架》或其他书籍,方便快捷的搜集到有关资料;更要允许学生讲述自己曾经阅读过的资料信息,如以前曾经学过的有关感恩的课文等;也可以由教师直接推荐有关阅读篇目,防止为完成作业,硬性规定所有的学生必须重新查阅资料的做法,要本着省时高效的目的,结合当地教学资源和学校实际进行,不要人为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感恩行动。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教师和学生一起,要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感恩行动计划,在具体实施中使本次活动质量升华、提高。尤其是注意渗透教育,使学生的感恩行动不仅仅体现在一时一势,而是要形成贯穿一生的良好品行。例如除了给父母写一封信、洗一次脚,给老师倒一杯水,跟同学说一句感恩的话之外,应该把关心父母,尊敬老师,尊重和帮助他人作为一种美好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  

  五、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如果你觉得你心中有话要说,有情要抒,那么,我希望你能写下来,那会是一份永久的回忆!  

  音乐进课堂,是教师最有利的教学语言,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  

  揭示课题并板书。  

  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学习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语文能力综合提高的过程,要避免语文学习中的“单打一”现象,要将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习作、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语文学习的高效发展。  

  使学生对感恩的感受更深刻。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让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第十五单元   我爱大自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本单元的经典诗文,感受诗文中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激发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与热爱之情。  

2、有感情地诵读,背诵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和语句。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撼。大自然是人类的故乡,是心灵的家园,大自然赐给我们生命与灵感,它是美的源泉……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二)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出示初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十五单元的诗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每一篇诗文大概讲了什么。古诗词可以借助文后的译文读懂,也可以和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3)检查交流。  

指名读文章,指出易读错的字词,长句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达到读准确流利。  

说说每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三)自由朗读,读出情感  

1、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文章。  

2、注意读出每一篇文章不同的情感。  

3、多种形式朗读: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四)背诵积累,展示朗读  

1、请同学们背诵积累自己喜欢的诗文和语句  

2、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展示,教师可以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真情歌唱大自然(总结拓展)  

大自然是多么美丽,多么神奇!它像一位高超的魔术师,给一年四季披上了多彩的外衣;它更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献给人们无数的财富,哺育着大地儿女。让我们一起唱一曲四季颂歌!  

1  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描绘大自然:画画、写感受、唱歌(小组内进行。)  

2  全班交流。  

3  最后播放一个表现大自然优美的风景片。  

(六)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背诵喜欢的段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