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邵同学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虽然进行过多次的辅导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显,而且该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再加上说话口齿不清,因此显得比较自卑,课堂上基本不发言,不愿和老师作深层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发。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他的成绩下降,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我决定进行家访。和家长沟通后,家长非常热情,通过交流得知家长忙于赚钱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在家的时间很少。家长也知道小孩很早就是这个毛病,但是却无从下手,就是一个劲的说我们也没有办法。孩子很内向,但是也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回到家后就关在书房中打开电视,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一边做作业,学习效果较差。而且学科中有他并不是很乐学的科目,比如说语文,学习起来较为吃力,他可能产生了畏难情绪。加上家长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在刚刚上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家长答应,会积极配合我们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主动和孩子多交流,使孩子尽快融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
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职责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取家长,我们只能选取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老师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的更多了。不一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构成了完全不一样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明白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此刻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简单融洽的气氛中和家长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状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透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构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能够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