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推进小学六年级语文素质教学为工作中心,以现代教学观念为实践指导,切实落实学校在各项工作的要求,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手段、 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探索。以继续创建优秀教研组为动力,团结组员,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语文教研组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把握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 动向,加强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强化备课组的功能,提高全组 教师的业务水平,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运用语文教学,加强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的教育。
二、重点工作:
1、立足本职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做好业务学习笔记。并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课堂。在课改实践 中求创新,求发展,不断反思教学得失,更新教学理念,处理 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搞好组内教研活动,不断交流 经验,解除困惑,取长补短,学以致用。
3、人人上好一堂组内研轮教课,做到在备课前研讨, 在上课后交流, 提高组内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鼓励老师跨年级、 跨学科听课。
4、强化作文教学,加深学生的母语积累,形成年级古 诗文背诵的特色。
5、开好家长会,取得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支持。
6、 参与学校主题教研活动及课题研究, 争取获得好成绩,形成特色鲜明的年级组课堂教学。
7、语文教研组学生为本,质量为导,将课改的优势转化为质量优 势,打造强势学科。
8、开展自主听课,开展年级活动,围绕教务处工作安排,有声有色地进行学科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9、制定复习计划有的放矢,迎接小升初考试。
三、工作措施:
(一) 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本学期,教研组将对照课标反复学习各种刊物、书籍,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学》 《走进名师课堂》等,领会其内涵, 将理念内化吸收,做好学习笔记,交流学习体会,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升教师个人素养。
(二)落实好教研组活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 扎扎实实搞好校内评优课活动。 要求本教研组的教师认真听 课评课,并及时写出听课心得、优秀案例、教学反思,坚持从 组内做起,踏踏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2、进行教科研讨。我组将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抽出一段时间,轮 流进行语文专题学习, 对教育杂志上的一些热门文章进行讨论。
3、重视课题研究。课题的研究贯穿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结合教学工作展开研究,注意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真正对课堂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探讨和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并从中总结经验,以利于以后的课堂教学。
4、加大“语文大量读写”的开展力度。充分利用早读、阅读课,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 趣,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突破作文教学中僵化的思维模式, 倡导“生活作文” “真情作文” “想象作文” ,构建“读写结合” 的训练体系,扩大阅读量、写作量,加强积累,真正实现大语 文的教学观念。
5、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激发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 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使教学活动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从 而缩小班与班的差距,使所有老师及班级共同进步。
(三)围绕常规工作,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备课:按照教导处的要求,在原来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着力 与对教材的分析,对学情的分析,加强单元备课,在吃透教材之后,再发挥集体的智慧,并结合个人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是备课做到有深度、有广度,为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 础。
2、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真、求新、求活,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方式,充分利 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提高 课堂教学效益。另外,要树立大语文观,沟通课本内外、课堂 内外、学习内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扎扎实实好好 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作业:作业设计要“精” ,对作业加以精选,注重练习的有 效性,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 ,要 规范、及时,评价要多样性。
4、辅导: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帮学生 树立自信,是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四)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持续发展服务。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课堂习惯、 良好的作业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等。
四、具体时间安排表:
周次 时间 活 动 内 容
1 2.18 学习新课标,制定教研计划
2 2.21 交流《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3 2.28 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 3.7 师德建设经验交流
5 3.14 教学中的疑难解决--理论学习
6 3.21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7 3.28 交流轮教课中的得与失
8 4.4 如何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9 4.11 针对期中测试,制定复习计划
10 4.18 阶段性复习的重难点
11 4.25 期 中测试教情学情分析
12 5.9 研讨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 制定六年级复习计划
13 5.12 研究如何做好学困生辅导工作
14 5.16 探讨六年级分类复习方法
15 6.1综合复习中如何培优扶困
16 6.5 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