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一年级数学 时间: 2019、5、6
备课组长: 沈忠英 记录人: 秦珂
参与人员: 沈忠英、秦珂、李小妹、薛琴
中心发言人: 秦珂
研讨内容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研讨过程: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认识面值在1元以下(包括1元)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学生在经历换币、付币、找币、计币等活动, 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元角分的进率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钱)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钱。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什么?(人民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一起读一读(指课题)
二、 自主探索,认识人民币
(一) 分类
1、 提问:在盒子里放着一些人民币,请同桌两人先认一认,再分一分。
打开盒子,开始吧!
2、 学生活动(分好的小朋友以你的坐姿告诉我)
3、 交流汇报
预设:
(1)按材料分:纸币和硬币
师:谁来分一分?你是怎样想的?(你真是一个爱思考的好孩子)
(学生可能说这些是硬币,另一些是软软的,不是硬币)
介绍:像这样纸质的人民币叫纸币,像这样金属做成的人民币是硬币。
小结:根据制作材料,把人民币分成纸类和硬币两类。
(2)按单位分: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这些都是元,这边都是角,这边都是分)
(多么好的想法,你真是个会想的小朋友)
小结:根据元、角、分,可以把人民币分成3类。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元角分)
引导学生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引导学生:轻轻地整理人民币,放入盒子,盖子不要盖上。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的动作又快又轻!
(二)、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1、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认识1元
提问:你认识1元吗?请你找出来,放在桌上。
(问纸币的同学)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
学生说:这里有1,追问:光看数字1就知道是1元吗?还要看什么?
学生说:这里有元,追问:光看单位元,就能知道这是1元吗?还要看什么?
小结:根据数字1和单位元,我们就知道这张人民币的面值就是1元。(我喜欢能轻轻跟着我说的小朋友,引导学生再说一说)
(硬币)我们找到了1元的纸币,谁来介绍一下硬币的1元?
1角1分
我们刚刚找到了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面值是1角、1分的人民币你会找吗?怎么找呢?
逐一 介绍,再看PPT
小结: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1和单位元角分,就可以认识面值是1元、1角、1分的人民币了。
2、认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考考你,5角你会不会找?怎么找呢? (p)
小结:找到几,再找角,是几角,找到几,再找分,是几分。
(2)玩游戏:一人说面值一人来找人民币
师示范: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找一个声音最响亮的小朋友来玩。我要找一张2角的,生找人民币。师生互换角色玩。
请同桌两人玩一玩这个游戏。开始。(人民币整理放入盒子,盖上盒子)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们去小小超市看看。
(三)、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1元=10角
(出示情境图)
提问:一本练习本多少钱?1元应该怎样付?
师:如果我带的都是1角的钱,怎样付呢?(付10张)
师:你真爱动脑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角、2角、3角……10角。
小结:10角是1元,1元是10角。(板书:1元=10角)
引导学生齐读板书(正反读)
(2)兑换人民币
(A)同种面值兑换
提问:如果我带的都是2角,1元可以怎样付呢?(5个)
说说你的想法呢?(你的想法真有意思)
(再来数,2角、4角、6角、8角、10角)
小结: 5个2角是10角,10角是1元。
师:谁能像我这样说一说,请2名学生,再同桌互说。
提问;如果我带的都是5角,那1元可以怎样付呢?(2个)怎么想呢?
小结:2个5角合起来是10角,10角是1元。(齐说)
(B)不同面值兑换
1元可以这样付:2个5角,5个2角,10个1角。如果用5角、2角、1角来付,1元
还可以怎样付呢?和同桌讨论一下
(但生说一种情况,贴板书引导一起算一算是不是10角呢?)
(2)1角=10分
启发:1元=10角,聪明的小朋友猜一猜,1角是几分呢?(带着学生数出10分)
(板书:1角=10分)
考考你,1角可以换几个5分呢?怎么想的?1角可以换几个2分?怎么想?
小结:2个5分是10分,5个2分是10分,10分是1角
小结:只要是10角,就是1元。只要是10分就是1角。
三、购物体验,巩固应用
提问:刚刚买了1本练习本,我还想买一本田子簿,一支彩色铅笔。我们一起来挑选。
算一算
田子簿多少钱呢?聪明的小朋友你来算算看?
彩色钱笔呢?
小结:1元和几角合起来,就是1元几角。
买完了想想应该再买一块垫板。这块垫板是1元2角。应该怎么付?你有几种不同的付法。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说:1元,再付2角
师:1元是10角,再加2角,是12角,只要先找到10角,再付2角就对了,还有不同的付法吗?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一下子想出来这么多办法。一般付钱,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较简单的方法。
2、付一付
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太多了,徐老师觉得奖品还不够,还要再买一些。
哇,这个柜台的文具真多,我们先来认一认
你想买那件商品,应该付多少钱?
引导:我买一支笔,应该付……角。
(2)1元正好买几件商品?
小结:1元可以正好买……和……。
(3)示范购物游戏,同桌互玩购物游戏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小朋友们,我们国家已经发行了5套人民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第一套人民币:1948年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从图案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国家是以农业为主
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这个时候我们国家是以工业为主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生活条件改善了,分币已经不再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在防伪技术上进行了革新。都是大头像,大面额,大水印。
定格在第五套,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你认识吗?试着认认看,这就是我们明天要学习的内容。
评课研讨:
沈忠英: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课的开始就引入购物情景,了解我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人民币,从而自然引出新课。然后,通过换币,体会、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最后在逛超市购物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付币,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
秦珂:
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这节课的设计,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分一分、答一答、填一填、换一换、买一买等几个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在这一多维互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均等的参与机会,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薛琴: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综观这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完全是一种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正是这样的课堂,才保证了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状态下畅所欲言,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还有,必要的常规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节课中许多看似是教师“不经意”的细小环节,实际上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果。例如,认识完人民币后的提示“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这样既调节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又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富德育于教学中。
李小妹:
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时,直接出示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纸币、硬币,让学生指认,学生一看,都是自己熟悉的,更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樊老师整节课以学生喜欢的故事贯穿后面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而且完成了后面的巩固练习,环环紧扣,引人入胜。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运用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课程改革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