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三年级 时间: 2019.3.17
备课组长: 钱洪波
记录人: 董雅雯
参与人员: 吴煜 董雅雯 许培颖 陆梦娜 王祁秀 陆彩红 钱洪波 王玉梅
中心发言人: 钱洪波
研讨内容: 三下语文第四单元
研讨过程:
董雅雯:各位语文老师,今天我们主要是来讨论第四单元的备课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三年级语文教学水平,请大家每次研讨时能踊跃发言,我们共同来研究,共同来提高。我先来谈谈关于第四单元的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共安排了《长城和运河》《黄山奇松》《古诗二首》三篇课文,还安排了习作4和练习4。《长城和运河》描写了在祖国的蓝天中看到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两项伟大的工程,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黄山奇松》描述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古诗二首》中的《游园不值》写的是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让读者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宿新市徐公店》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菜花开放、彩蝶飞舞、儿童嬉戏的场面。
习作4让学观察图画、赏例文,教会学生怎样写好校园一角。
练习4要求教会学生查词典,写好三叠、四叠的字,积累古诗,练习怎样约请别人,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陆梦娜:我来讲讲本单元的教学目标。1.能够会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要求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能够认识本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秀丽,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5.学“总一分一总”的构段方式。
钱洪波:各位老师,作为教研组长,我尽可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大家有什么建议尽管提,我们共同研究、一起提高,争取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我先来说说第12课的文本解读,《长城和运河》是一首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场长城、运河的雄伟壮丽,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了长城与运河。每部分皆为8行,结构相同,这两部分的第1、2行与第7、8行诗句相同,第3~6行勾勒长城,运河的雄姿。
王玉梅:本课是一首赞颂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诗歌。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活泼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亲切感人。由于文体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学生将文本中意蕴深远的诗句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情景的能力和感悟思想内涵的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本文的教学应以朗读为主,要指导学生读出
韵脚。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壮丽,体会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和真挚的情感美,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初步感悟此类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许培颖:下面我来说说第二篇课文。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1自然段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2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
动人姿态。第3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其中第2自然段着重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了名字的由来,是全文的重点段。本课的训练重点及难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吴煜:就本文而言,由于学生对黄山以及黄山奇松的姿态缺乏感性认识,极有可能导致学生体会情感出现障碍,给感悟课文内容、读好课文带来不利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声像并茂、视听结合,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陆彩红:下面我来说说两首古诗。《游园不值》写的是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形象而又富有情趣。大意是说诗人访友不遇,未能进园看花,但转笔却当默风趣,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展开想象,让读者领略到满园热罰的春色,感受到绚丽的春光。《宿新市徐公店》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这两首诗的字里行间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前。
王祁秀:学习古诗,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主要培养的是其自主学习作能力。通过查资料,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钱洪波: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暂时先讨论到这,在平时教学的过程遇到问题我们再提出来研究,尤其是几位新教师更要不耻下问,跟着师傅多学学,争取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