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雪堰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研讨(七)
发布时间:2017-05-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秦敏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时间:       2017.5.8          

备课组长:         秦敏            记录人:   秦敏          

参与人员: 秦芳  王燕红  曹李娟  王玉梅  王广法  秦敏  薛晓霞  王祁秀 

中心发言人:       薛晓霞         

研讨内容            三下语文第七单元                                

研讨过程:

薛晓霞:我们开始第七单元的集体研讨,我先来说说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及一个练习。《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写出了作者对恐龙的喜爱。《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的喜爱及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海底世界》是一篇科学短文,它以生动有趣的笔法,从声、光两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矿产,激发广大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日月潭的传说》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有关日月潭来历的动人故事。习作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写日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所有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2、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了解远古时代生物的种类、形态及习性;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了解槐乡五月的可爱及槐乡孩子的勤劳好客;了解关于日月潭的民间传说。

3、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语句之间联系的训练,使学生理解中心句的概念,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4、能掌握日记的格式,能按要求写一则简单的日记并养成勤写日记的习惯。

5、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6、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单元课文内容,了解远古时代生物的种类、形态及习性。

2、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3、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教学来进行句语句之间联系的训练,使学生理解中心句的概念,提高概括段意的能力。

4、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5、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

秦芳:《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文章层次清楚,语言浅显。在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自主收集恐龙的图片、玩具模型及文字资料。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激发兴趣,积累相关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这些恐龙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接着以雷龙为例,让学生找出描写雷龙特点的句子,通过讨论知道了课文是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雷龙身体非常庞大的特点写具体的,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它的特点读出来。小结刚才学习的方法以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自学其它恐龙的特点和说明方法,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能准确地总结出说明方法。最后,让学生做小小解说员,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恐龙,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究,大大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秦敏:这样的学法非常好,《恐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我们一定要教好说明方法,让学生掌握。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给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后,由扶到半扶半放到全部放手,学生的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我记得《槐乡五月》这篇课文,薛主任上过公开课,下面请薛主任先给大家说一下教学设计吧。

薛晓霞:好,那我来说一说。《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整篇课文展现了槐花盛开的美丽,香气的迷人,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一、抓住中心句统领全篇。 复习导入时即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为主线,让学生对全文有总的印象,这句话是整篇文章的灵魂和基调。教学时围绕这句话来铺展,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课文的内容,每学完一个自然段,顺势出示文章的中心句,做到抓一句而带动全篇,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做好了准备。   

二、以悟促读,品味语言美。 本文文质兼美,如诗般清新流畅,如歌般富有韵律。因此,“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设计多次读书,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书声朗朗。以读代讲,感受槐乡美。

三、以演促情,感受童趣。在体会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时,可以设计演一演,让孩子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以及槐花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课后有相应的习题,学完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王燕红:听了薛主任的设计,我心中有数了。我发现这课的语言非常优美,除了读,还有什么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呢?

曹李娟:我来讲一下,比如文中有两处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孩子们跑来了,蓝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前一句:采走—酿出,香的粉—甜的蜜;后一句:蓝儿-心里,挎—装,白生生-喜盈盈,句式非常工整,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对仗的词。再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两句比喻句勾勒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是美的,但很多学生对从未见过槐花,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这种美,教者图文对照,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槐花象玉雕的圆球,学生认真读句子,很快就体会到了“抱在一起的槐花象玉雕的圆球。”再通过图片,将学生存留在头脑中的文字符号激活,感受加深,体验丰富了。由图到文,从直观的形象思维到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填补了学生认知上的空白,符合儿童认知的一般规律。

王祁秀:《海底世界》主要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个是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另一个是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第一个是重点,第二个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第二小节的时候,采取以读代讲,通过师生对读,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一段是围绕着“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句话写具体的。第三小节也是总分关系的结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围绕第一句话写具体的”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画批(读一读句子,画出重点词语,体会动物活动方式的特点并作批注)。最后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总分关系的句式,再设计一个仿写环节,4,5小节的学习我采用了略处理,让学生自由表述。    

王广法:小王老师的目标很明确,说明已经认真解读了教材。尤其是仿写环节设计得很好,要想写好,课前应该先让学生搜集并熟悉海底动物活动的资料,这样仿写才会更有科学性。

王玉梅:《日月潭的传说》这是一篇关于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年轻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经艰险,降服了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的故事。课文中几个地方只用轻轻几笔带过了的许多情节,学生读了以后往往会有文虽尽而意未穷的感觉,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维的余地。例如,第三自然段“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历尽了千辛万苦”我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想象他们饿了-------就--------;-渴了--------就--------;还有一次-----------。通过这个句型练习,充分引导学生的想象,体会主人公的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精神。既加强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让学生理解和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又结合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回到潭边,他俩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这一句话,就将很多情节轻轻带过,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联想,从而体会“战”之“激”。  

薛晓霞: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把想象部分加进去,使故事更加生动,吸引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讨论到这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