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三年级语文 时间:2023.9.5
备课组长:曹李娟 记录人:秦科棋
参与人员:曹李娟、徐鑫源、陈天云、陈丽琴、张梅芳、张霍明
中心发言人:曹李娟
研讨内容:第一单元的备课
研讨过程:
曹李娟: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总体目标有两个:一个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另一个是体会习作的乐趣。“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是承接二年级教材的学习目标来设定的。“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实际上就是积累新词。
徐鑫源:还要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这也是在要求学生要形成积累句子的好习惯。结合文本来看,在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出现了5个民族,除了汉族,其它四个少数民族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所以“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这四个词语对学生而言就是新鲜的词语,课堂上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记住它们,由于词语本身是很抽象的,特别是这些表示种族的名词,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教材还专门配了四幅插图来帮助学生记忆。
陈天云:除此以外,凤尾竹、绒球花也可能成为学生有新鲜感的词语,这些词语都得让学生用反复朗读的方式记住它们。第二课和第三课,只需要让学生勾出他们认识新鲜的词语来交流、朗读即可。这样的学习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形成有意识地主动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陈丽琴:同时,我们还可以进行思念迁移,及时仿写,强化这样的表达方式。
张梅芳:至于是否要给学生讲这样的句子叫拟人句,教材没有明示,但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读懂,这些句子都是把眼前的景物(东风、树枝、雷、花)当成人来写,作者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才写出来的文字。第三课《不懂就问》,教材的编写意图应该是对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的实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张霍明:关于习作,准确说三年级上册是习作的起点,所以第一次的习作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习作中的乐趣,让学生喜欢习作,不怕 习作,再一步步爱上习作。思考一下本次的习作内容是什么,怎样去引导学生找到要写的内容(首先要确定好要写的人,其次还要思 考他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选择出一两点来),如何表达才行。由这是第一次正直意义上的习作,所以教材还特别要求在写的时候,开头要空两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