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第15周
发布时间:2024-12-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江敏华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2024-2025第一学期   第15

时  间

2024.12.10

地点

办公室

次数

1

主讲人

江敏华

记录员

赵婷

参加人员

赵婷、江敏华、沈忠英、钮丽英

研讨主题

认识1119

 

 

 

 

赵婷: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0~10各数,并且积累了一些认数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数数、摆方块、拨珠、读数、写数等活动,直观感知并初步理解11~19各数的基本含义、组成特点、读写方法以及顺序和大小。首先由具体数量抽象出十一,教学十一这个数的基本含义、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十几的组成特点。  

江敏华:其次引导学生在初步认识11的基础上,通过"逐次添1"的动手操作,边数方块,边拨计数器,逐步类推出12~19各数,自主掌握11~19各数的组成特点和读写方法,感悟11~19各数的顺序。最后要求学生先在给出的直线上填数,把填出的数读一读,再对直线上的数进行大小比较。学生通过填数、读数以及相应的讨论,明确0~19各数的顺序,同时也能够将已经认识的数加以整合,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沈忠英:教科书先呈现了一盒桃(10个)带1个桃的实物图,要求学生数一数、摆一摆,说说有多少个桃,初步体会十一这个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在这里,学生通过数数既可以感受十一也是基于数量抽象的结果,又可以直观感知十一与0~10各数的关系,知道十一是10后面的一个数。接着,教科书提出"你会在计数器上拨出十一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的认数经验,在计数器上拨出十一,感知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突出十作为计数单位的意义。同时,借助计数器的直观表达教学11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11的组成,突出11是由两个不同计数单位组合而成的数。

钮丽英: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由具体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重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操作活动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用学过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不断丰富对十几所表示的数量多少的感知,感受数的应用价值,发展数感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