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第四单元集体研讨
发布时间:2025-03-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芳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语文    2024-2025第一学期   第

时  间

2025.3.

地点

办公室

次数

3

主讲人

吴芳

记录员

吴芳

参加人员

一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研讨主题

单元集体研讨

 

 

 

 

吴芳:各位老师,今天我们一起进行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教学内容在语文书39-47页,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3篇课文。《静夜思》是一首古诗,语言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想象奇特,用孩子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进行表达;《端午粽》是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散文,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看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施春红:在我们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朗读和识字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本单元中,读好长句子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端午粽》的课后题中提出了“读好长句子”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前一课《夜色》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长句子,在课堂上要引领学生初步感知长句子的停顿、读通、读懂长句子;《端午粽》一课要对长句子的朗读做重点指导,学习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的方法把长句子读好

许霞:语言的积累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包括词语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词语的积累有常见词语的积累,如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月”字旁,积累“xx去”的词语。《静夜思》关于亲情的四字词语要求学生能够朗读、背诵。

王婷:是的,本单元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推断,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表达。如,《夜色》一课,“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可以引导学生猜测:“我”会看到什么,以为是什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开去。如,学习了《端午粽》后,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的故事;学习了《夜色》后,说说自己了解到端午节的故事;学习了《夜色》后,说说自己曾经怕黑的经历,是怎样克服这种心理的。

徐楠:我来说说本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46个生字、4个偏旁,会写2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及问句,注意停顿,读懂句子所表达的意思。3、理解“勇敢”等词语的意思,用扩词的方法积累一些常用词语。4、朗读《静夜思》并背诵积累。5、初步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体会浓浓的亲情。课时安排《静夜思》2课时,《夜色》2课时,《端午粽》2课时

王凌燕:我说说语文园地四的教学要点。1、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归类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2、读好带有轻声的词语并积累。3、学写“、书、我”4个带有点的字,了解“点的位置不同,书写先后也不同”的笔顺特点。4、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四字词语,并背诵积累。5、借助拼音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

吴芳:说说每一课的教学重难点,主要说说每一课的识字教学建议。《静夜思》本课要充分发挥古诗的语境作用,先引领学生自主识字学词。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已经会读会背这首诗了,可以发挥榜样作用,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读,生生互动,互为师生,使学生享受识字的乐趣。《夜色》本课的生字教学,要注意渗透多种识字方法,拓展词汇识字,联系生活识字,出示图片识字,运用字理识字,借助动作识字。《端午粽》本课13个生字的读音需要关注的是:“粽、总”的平舌音,“端、间、分、念”的前鼻音,“肉”的翘舌音需要重点指导,注意声母r的发音。字形上,本课生字以合体字为主,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玉静:我对第四单元进行了一些知识归类,跟大家分享学习一下。

一、会写字

思 床 前 光 低 故 乡 色 外 看 爸 晚 笑 再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那 着 到 高 兴 千 成

二、易写错的字

:上面是 “ 田 ” ,不要写成 “ 因 ” 。

:下面是 “ 夭 ” ,不要写成 “ 天 ” 。

:上部是 “ 八 ” ,不要写成 “ 人 ” 。

:注意第四笔是“丨”

三、会认字

夜 思 床 光 疑 举 望 低 , 故 胆 敢 往 外 勇 窗 乱 , 偏 散 原 像 微 端 粽 节 , 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 , 据 念 虹 座 浇 提 洒 挑兴 镜 拿 照 千 裙 眉 鼻 , 嘴 脖 臂 肚 腿 脚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