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语文 2024-2025第二学期 第六周
时 间 | 2025.3.17 | 地点 | 办公室 | 次数 | 5 | |
主讲人 | 钱洪波 | 记录员 | 董媛媛 | |||
参加人员 | 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 |||||
研讨主题 | 如何创作诗歌 | |||||
过
程
记
录 | 钱洪波:读本单元的诗歌,诗人笔下的母亲、大海、风雨、绿色、雨晴后的散步,推开窗户看到的景物,其实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们熟知的人、事、景、物,但诗人却将这一切变成了诗,如何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理解这种“变化”,搜索整理自己喜欢的诗歌,激发孩子的灵感,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 秦敏:虽然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但真正用美丽的眼睛看到充满诗意的世界,并用诗意的语言去书写,去表达,肯定有不少难度。 徐鑫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作了适当调整,并补充了一些有意思的语文实践活动,丰言学生的诗意生活,体验诗颜创作的快乐。 曹李娟:《短诗三者》中的三首诗均出自冰心的第一部诗集《繁星》,该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三首现代诗虽然短小,却饱含深情,意蕴丰富。另外,《短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指向根据需要,从多种渠道收集资料。 陈天云:《绿》是艾青的作品,诗人用极富感染刀的文字,描绘了看回大地,到处都是绿色的景象。诗人以虚当实,将自己的感受与景象的描绘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 吴钢:《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作品。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这首抒情诗,能让读者感受到白桦的高洁之美,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另外,学习这首诗后,综合实践“活动提示”指向通过合作丰富收集资料的渠道,学会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王祁秀:《在天晴了的时候》是诗人戴望舒的作品。这首抒情诗,节奏舒缓,叙述紧凑有序。通过雨后的自然景象的描绘、雨后散步的畅快感受之描写,借助回环的表达方式,强调突出了诗人悠闲愉快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