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2024-2025第二学期 第18周
时 间 | 2025.6.10 | 地点 | 办公室 | 次数 | 1 | |
主讲人 | 赵婷 | 记录员 | 江敏华 | |||
参加人员 | 沈忠英、钮丽英、赵婷、江敏华 | |||||
研讨主题 | 期末复习 | |||||
过
程
记
录 | 沈忠英:对“数与运算”的回顾与整理,教科书一共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把已经学过的数分类,使他们对本学期认识的20~99和上学期认识的20以内的数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第二个活动,要求学生先把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填写完整,再按顺序读一读,进而讨论比80大、比90小的数有哪些,这些数分别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这个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在填数、读数和相应的讨论中进一步明确20~99各数的读写方法、组成特点、顺序和大小关系,丰富和加深对数的基本含义的认识。第三个活动,要求学生把已经学过的计算分为两类,引导他们对已经学过的计算进行整理,并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可以按运算方法将已经学过的计算分为加法和減法两类;也可以按运算过程申是否进位、退位将已经学过的计算分为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和进位、退位的加减法两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十数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明确数的加减运算要在相同数位上进行。 钮丽英: 对“数量关系”的回顾与整理,教科书围绕数量间的相差关系展开。结合具体的数量关系,教科书星现了四幅不同的直条图,引导学生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间题中的数量关系加以比较,说说这儿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感受加减运算意义对选择解决间题的计算方法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赵婷:对“图形的认识”的回顾与整理,教科书一共安排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星现学生初步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这几个平面图形,要求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引导他们在辨认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体会它们的共性与差异。第二个活动,要求学生分别剪两张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纸片,再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引导他们在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丰富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感受图形的完全一样。第三个活动,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本字典,说说看到的样子,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现固观察物体的方法,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通常不一样,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江敏华:对“数据分类”的回顾与整理,教科书结合具体的分类活动,引导学生在分类操作以及用图形、符号、文字等表示分类过程和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根据事物的不同属性确定标准,根据标准区分事物,形成不同的类”的过程,积累数据分类的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据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