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语文 2024-2025第二学期 第18周
时 间 | 6.9 | 地点 | 办公室 | 次数 | 17 | |
主讲人 | 吴钢 | 记录员 | 王祁秀 | |||
参加人员 | 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 |||||
研讨主题 | 《我学会了》 | |||||
过
程
记
录 | 吴钢:今天聚焦习作八“我学会了____”展开备课,这是一篇叙事类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学做一件事的经历。先请大家分享教学思路。 钱洪波:首先要引导学生选题,可从生活技能(炒菜、骑自行车)、兴趣爱好(画画、弹吉他)、劳动实践(包饺子、种树)等方面入手。建议用“经历泡泡图”让学生罗列候选事件,比如“学游泳时被水呛到”“做陶艺时泥巴甩到脸上”,选有波折、有感悟的素材。 秦敏:写作框架可按“学做前(为什么学)—学做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学做后(收获与感悟)”展开。重点刻画“学做中”的细节,比如学煎鸡蛋时,油花溅到手上的刺痛感、蛋液入锅时“刺啦”的声响,用动作描写“我踮着脚、伸长胳膊拿锅铲”体现紧张。 徐鑫源:可以设计“困难阶梯”表格,帮助学生梳理学习中的具体挑战。例如学包饺子: - 初级困难:面皮捏不紧,馅料漏出 - 进阶困难:饺子煮破皮 - 解决方法:观察妈妈捏皮的手势、调整煮饺子的火候 每个困难对应一个具体事例,让内容更扎实。 陈天云:建议用“感官描写三步法”丰富细节: - 视觉:学滑冰时同伴摔倒的滑稽姿势、自己颤抖的膝盖 - 听觉:教练的口令“膝盖弯曲”、球拍击球的“砰砰”声 - 触觉:学织围巾时毛线的粗糙质感、成功后围巾围在脖子上的温暖 曹李娟:开头可以创新,不用“我学会了____”的直白表述。试试: - 悬念式:“直到现在,我左手腕上的疤痕还在提醒我——学骑平衡车的那天多惊险” - 场景式:“厨房飘来焦糊味,妈妈冲进来说:‘又把鸡蛋煎糊啦?’ 董媛媛:开头可以创新,不用“我学会了____”的直白表述。试试: - 悬念式:“直到现在,我左手腕上的疤痕还在提醒我——学骑平衡车的那天多惊险” - 场景式:“厨房飘来焦糊味,妈妈冲进来说:‘又把鸡蛋煎糊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