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 学年度第 2学期小学期末复习工作计划
班级 |
一年级 |
学科 |
数学 |
任课教师 |
殷晓波 吴晶 薛琴 沈忠英
|
学情 分析 |
一年级现有学生330人左右,这8个班的学生中,大部分孩子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和实践;有部分学生有作业马虎、算题粗心、略于检查等现象;还有个别孩子差一些,到现在还不能很好得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起来仍然比较吃力、解决问题能力稍差,尽管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还是有那么一些学生在学习上行走得慢了一步,在单元复习的时候很是困难,在期末总复习的时候需加大力度,对于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两方面的内容个别孩子计算不熟练,计算的速度比较慢;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很少。为了在仅存少许的时间内把漏洞缺失更快地补起来,而不至于重复地复习,浪费短暂的时间。在加大基础知识的复习,强化以前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的同时,另外做到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也加强锻炼和培养。但也有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上比较薄弱,如口算能力薄弱、人民币的认识、用数学等方面还欠缺,理解能力较差;优等生还需多加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加以发展。
| ||||
复习 内容 |
1.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2.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3.能熟练口算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4.认识人民币:掌握元、角、分的进率;能解决换币,付币,找币的实际问题。 5.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 ||||
复习 目标 |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4.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 ||||
复习 重点 |
教学重点: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 ||||
复习 难点 |
教学难点:在分析、讨论、交流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 ||||
复习课时安排 |
共 课时 其中前4课时为教材中的期末复习,后 课时为为针对性练习和期末综合模拟练习。 | ||||
复习 措施 |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握好知识的重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大众的数学,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手、口、眼、脑各种器官协调并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那些地方还需努力。 5.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让他们有进步。 6.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合作中学习新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多做家访,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7.建立“一帮一”互助小组,使学生也充当小老师,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