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雪堰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2014.12.30
一、 复习内容:
以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拓展,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三、复习重难点:
(一)复习重点:
1、计算,主要在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2、解决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习中熟练。
3、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二)复习难点: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解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四、复习方法:
1、学生课前认真梳理,自主归纳所学知识,精选习题;
2、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认真组织课后练习和综合练习,及时反馈,及时补差,及时改进。
五、复习时间安排: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1课时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1课时
3、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1课时
4、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1课时
5、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1课时
附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1.回顾内容。
你能把这学期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第一单元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二、复习口算
1. 做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提问:你能根据这里的两类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2 .做期末复习第2题。
用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3题。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指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板书)如果乘数中间有0,就根据法则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不能漏乘十位上的0,这样比较方便。 3.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48×6 42×6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板书:300 240) 提问:都是40多乘6,估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接近50和接近40)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 学生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3. 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第5题和第6题,并和同学说说第7题是怎样想的?
第二课时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安题组口答,填写得数。
提问:你能联系这里的三组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2.做期末复习第9题。
用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 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一组题,指名板书。
(2)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二、三组题,指名两人板书。
小结:你能联系三道题的笔算过程,说说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吗?
2.说说下列各题的商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再笔算并且验算。
(1)让学生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板书:30多 200多)
提问:你是怎样估算的?
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在估计的范围内。
让学生笔算、验算。(指名两人板书)
(2)下面的除数各是多少?
( )÷7=12 ( )÷9=30„„8
学生计算,交流发放和结果。
3. 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自己读题,交流题意。
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交流:这里的三道题各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为什么前两题都用除法算?第三题为什么要用乘法?
4.做期末复习第13题。
让学生独立解题、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怎样?(板书算式)
提问:最多能穿多少串,你是怎么想的?(余下的1个不够再穿1串)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布置。
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第14题,并说说第14题可以怎样想。
第三课时 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和集合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指出:通过整理,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板书)
3.求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并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教师板书。
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板书:平移——沿着直线运动 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轴对称——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交流: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18 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交流思考。
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摆法? 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提问: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像这样“阶梯式”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应的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下列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五、总结、作业 复习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1.作业布置。 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第四课时 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目标:
是学生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第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能比较分数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质量,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识;体会发现简单规律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千克、克和分数含义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复习千克和克
1.回顾千克和克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1千克吗?1克呢? 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1)1个鸡蛋 (2)30个鸡蛋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 (4)1个乒乓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是怎么想的?
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呈现第20题,让学生填空,并交流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做期末复习第22题。
口答。 (1)5/9里有5个( )/( ); (2)7/10里有( )个1/( ); (3)4个1/5是( )/( ).
3.做期末复习第23题。 出示题里的表格。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4.比较分数大小。
(1) 在○里填写“>”或“<”。
(2) 1/4○1/5 1/9○1/3 6/7○4/7 3/8○5/8
(3) (2)下面分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4/5 1/6 1/5 5.
口答期末复习第24题。
提问:上衣的布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这样表示? 总结、作业 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21、24题。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回顾策略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板书: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 应用策略
做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
做期末复习第26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做期末复习第28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总结评价
总结全课。
你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期评价。
本学期结束了,你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布置作业。
做期末复习第2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