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发布时间:2014-04-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28分)  

1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西  。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        。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  西     ,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      

2、太阳钟也叫(  日晷  )是测量  时间  的工具,它是根据  太阳  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  

3地球自转  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 托勒密  提出来的,他认为 地球  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  提出了“  日心说  ”,他认为_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5、月相变化规律是:新月→  娥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  残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新月  

6刺猬    蛾 、  猫头鹰  等动物是在夜间活动的,  公鸡    蝴蝶    蜜蜂  动物是在白天活动的。  牵牛花   是凌晨开放,_芍药花_是上午开放,  万寿菊  花是下午开放,  昙花  是晚上开放的。(这个题目答案不唯一)  

7、昼夜长短会改变动植物的  生活习性  比如:  减少光照时间  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延长光照时间  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8  林奈  根据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的现象,编排出了一个“  花钟  ”。   

二、选择题(16分)  

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  

2、月相的周期变化是(B  

A 一年        B 一个月        C一周  

3、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C  

A月牙      B满月    C不出现月亮  

4、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B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5、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  

A哥白尼       B托勒密        C牛顿  

6、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 A  

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  

7、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C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8、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大都是(C  

A上午     B下午       C夜晚  

 三、问答题:20  

1 200888日 晚上8点,在北京召开,想一想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举出几个例子,不要求学生写具体发的时刻。)  

   

   

2、写出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的自己的实际情况)  

   

   

3、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  

答:(1)左手握拳,举到和眼睛一样高。(2)然后拳头一个接着一个叠上去,直到拳头刚好遮住太阳。计算一下拳头数,这就是我们测量的太阳的高度。  

四、画图并回答问题(14分)  

1、根据自己对月相变化的观察,画出三个月相图,并写出大约上农历什么时间的月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就可以了)  

   

   

2、你在观察月相时纪录了哪些内容?  

答:除了画月相外,还要纪录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到的月亮所在的方位,当时的天气情况以及观察的心情和感受等。(还有些内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五、实验题(22分)  

1、设计试验证明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答: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24)分  

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直线   行进的。  

2、凸面镜使人看起来变     ,凹面镜则使人看起来变        

3、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光是沿直线行进的      

4、越  光滑  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5、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  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凹透镜      

6、凸透镜能使光线  会聚  ,凹透镜能使光线  分散      

7、阳光可以被分解为  红、橙、黄 、绿 、蓝 、靛 、 紫七色光。    

8、凸透镜具有  放大、聚光 、成像   的作用。    

二、判断题。  12分)  

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    

2、我们可以用面向太阳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 ( √)    

3、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 )    

4、光线从两种透明物体之间穿过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5、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    

6、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 ( √)   

三、选择题:18分)  

1、牛顿通过( 1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①三棱镜   ②凹透镜   ③凸透镜   ④平面镜    

2、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2 )正确。    

①铅笔向上折   ②铅笔向下折   ③铅笔变细了   ④铅笔变长了    

3、阳光下绿色的物体,它反射的光是(B     

A. 白光   B. 绿光    C. 红光    

4、有关光的行进说法正确的是(C     

AS    B、曲线    C、直线    

5、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C   

A、孔越大像越清晰  B、和光的行进无关  C、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下列光源是自然光源的有(CE     

A、日光灯   B、荧光棒   C、阳光   D、蜡烛   E、萤火虫    

四、问答题:18分)  

1、小孔成的像是左右颠倒的吗?为什么?  

答:是的,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答: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3、为什么说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答: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  

五、画图题。 12分)  

1 .画图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本题学生自己画图进行解释  

   

   

2 .怎样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请画出原理图。  

本题学生自己画图进行解释  

   

   

六、实验题:16分)  

1、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2、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一个简单的电路要由导线、电池、开关、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2、电池有两极,正极和 负极。正极用  +  表示,负极用 表示。  

3、根据物体容易导电何不容易导电的性质,可以把物体分为 导体   、 绝缘体  两大类。  

4、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     

5、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做   南极    ,用  S  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做   北极  ,用   N  表示。  

6、当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   相斥    ,异极 相吸       

7、给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   ,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8、改变电磁铁中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者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9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10、用磁铁沿同一方向把缝衣针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磁针。  

二、判断  

1、只有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和灯泡连接起来,形成电流的通路时,灯泡才亮。( √    

2、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3、磁铁在水中也能吸铁。( √    

4、所有的电池都有正极和负极。( √     

5、电池的电可以一直使用下去,永远用不完。( ×    

6、导体就是能导电的物体,绝缘体就是不能导电的物体。(   ×)  

7、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    

8、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      

9、电话的听筒和收音机的扬声器里都有电磁铁。(√       

三、选择  

1、要让灯泡变亮我们可以( C   )。  

A、用大灯泡    B、用大电池   C、用新电池  

2、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C   )。  

A、一节电池  B、一根导线  C、一个灯泡  

3、下面哪些物品不能接触磁铁( B    )。  

A、透明胶带   B、磁带   C、塑料贴片  

4、把条形磁铁放在一堆小铁钉里,磁铁的( B )吸的铁钉多,( A )吸的少。  

A、中间   B、两端  

5、下面哪种做法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A C    

A、增大电流   B、增加铁钉    C、增加线圈  

6、从电池中得到的电一般是( B  )从发电机中发出的电一般是( A )。  

A、比较强大的   B、比较微弱的  

四、填表  

①铁  ②干木材  ③食盐溶液  ④炭棒  ⑤陶瓷  ⑥人体  ⑦玻璃⑧潮湿的木头  ⑨干布  ⑩塑料尺  

导体 ①③④⑥⑧  

绝缘体  ②⑤⑦⑨⑩  

五、五、问答  

1、磁铁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4例)  

答:磁性黑板、软盘、磁带、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等。  

2、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 (至少写出3条)  

答:(1)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2)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3)不要用湿毛巾抹电器(4)不要把多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3、电磁铁和磁铁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点:都有南北极,都可用来指示方向;  

不同点: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磁极的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4、有两根铁棒,一根有磁性,一根没有磁性,不许用任何东西,你能辨认出哪根铁棒有磁性吗?  

答:因为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而磁铁的正中几乎没有磁性。所以用其中一根铁棒的一端去接近另一根铁棒的正中,即可判断出结果。  

5、你应该怎样节约用电?  

答:不随便使用电器及灯具,用后要及时把电器、灯具关闭。  

六、科学实验  

1、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2、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第四、五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 氧气 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   ,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3、 心脏     血管  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4、少年儿童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钟大约60100次。年龄越小,心跳越快。  

5、解释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  、事物之间的关系   等情况做出的说明。  

6、模型方便我们解释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7、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还要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二、判断  

1、吸烟对呼吸器官的危害很大。(√ )  

2、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3、心脏不停地跳动,能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流动。( √ )  

4、从全身各处通回心脏的血管叫动脉。(× )  

5、科学家做出的解释就一定是事实,绝对正确。(× )  

6、图形也是一种模型。( √ )  

7、对霉烂苹果成因的正确解释是有微生物在苹果内繁殖。( √ )  

三、选择  

1、属于呼吸器官的是( D    

A、胃  B、肠  C、嘴  D、肺  

2、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A     

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B、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  

C、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  

3、下面的说法中,属于事实的是( AB ),属于解释的是( C    

A、苹果表皮渗出了水  B、闻起来有异味 C、苹果表面细菌在繁殖  

四、连线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毕达哥拉斯          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柏拉图              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亚里士多德          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的光先混合  

托勒密              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  

阿尔哈曾            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五、简答  

1、为什么我们要呼吸?   

答: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这就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新陈代谢活动。  

2、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答:肺活量大意味着呼吸系统功能好,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氧气,能够胜任比较大的体能消耗任务。  

3、怎样保护呼吸器官?(至少写出4条)  

: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3)扫地前洒水(4)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5)不要吸烟  

4、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  

答: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六、实验  

收集两袋人呼出的气体,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实验说明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