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本学期将根据教研室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重点,围绕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加强校本研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课程与教学理论水平。
1、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规划,精心安排系列学习内容。研读新修订的品德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教材以及对学科主题教育内容的学习。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加强管理,推动学科课程的发展。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任课教师提出一些明确具体的要求。
2、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各中心校要建立科学、品德学科教研组。学科教研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科组建设能力。实验小学要对照先进教研组条件,积极创建学科优秀教研组。
三、加强研究,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
1、有序开展学科专题研究。
科学学科继续开展地球与宇宙单元的教学研究,将对地球与宇宙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和再学习,探讨这类课型的教学。
品德学科,加强品德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的研究。通过研究,实现对品德课程的准确解读,积极探讨实施的策略。
2、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活动。
各校要建立科学、品德学科校本研修制度,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学校每学期应至少安排1次校本研究活动,并与其它学科教研活动不重叠。要让课任教师参与到本学科的研究中来。要以理论学习、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科培训,探讨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各协作片也要加强校际的联动,有计划、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活动。
3、学科基地学校继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并向全区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情况。
四、加强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1、做好市级品德课题“小学品德教学中历史内容课文的教学研究”的工作。本学期将在前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梳理,开展好实践研究工作。
2、继续做好“做中学”实验项目的研究。要充分利用“做中学”理念,提升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品味。要依托科学教材,开发“做中学”案例。
3、学科青年教师以邻近校组团、青年教师组团的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课题研究,并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效。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各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学科骨干1~2名教师。稳定兼职教师队伍。
2、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科学、品德学科则继续以学科中心组、学科研究团队为抓手,加强对学科青年教师的培养,打造学习、研究、发展的团队。
3、继续做好省、市相关的学科竞赛活动。
活动安排:
二月份:
品德、科学学科中心组成员会议
三月份:
区科学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星辰学校)
★区品德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品德课题组活动
四月份:
承办市品德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奔牛实验小学)
★科学教师课堂教学汇报暨基本功培训活动
五月份:
品德课题组活动
六月份:
选手参加市品德教师基本功比赛
征集品德论文送省参赛
武进区教师发展与研究中心(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