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24-2025学年度小学综合实践课第二学期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1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周玲

      2024-2025学年度小学综合实践课第二学期计划

 一、课程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拓展知识面,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 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掌握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课程内容

(一)自然探索类

1. 主题:校园植物大调查

• 活动时间:第1-3周

•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和分类,了解植物的名称、生长习性和用途等。学生可以制作植物标本、绘制植物生长图或撰写植物观察日记。

• 活动目标: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2. 主题:四季变化与自然现象

• 活动时间:第4-6周

• 活动内容:结合春季的自然现象,如春雨、春雷、春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变化。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气象观测,如测量气温、观察云的形态等,并尝试分析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

• 活动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社会体验类

1. 主题:社区服务小能手

• 活动时间:第7-9周

•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如帮助社区清洁卫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宣传环保知识等。活动前,学生需要制定服务计划,活动中要记录服务过程和感受,活动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 动目标: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主题:职业初体验

• 活动时间:第10-12周

• 活动内容:邀请家长或社区志愿者来校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如医生、警察、教师、厨师等。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过程和乐趣。

• 活动目标: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分工,培养职业兴趣和劳动意识。

(三)手工制作类

1. 主题:创意手工大比拼

• 活动时间:第13-15周

• 活动内容: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纸飞机、折纸、剪纸、橡皮泥造型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制作项目,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评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思考如何改进作品,提高作品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2. 主题:环保手工制作

• 活动时间:第16-18周

• 活动内容:利用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盒、易拉罐等)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环保花瓶、创意笔筒、小玩具等。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 活动目标: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科技探索类

1.主题:小小科学家

-活动时间:第19-21周

-活动内容:开展简单的科学实验活动,如制作小火箭、探究水的浮力、制作简易电路等。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记录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分析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实验心得。

-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 主题:科技小发明

• 活动时间:第22-24周

• 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简单的科技手段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科技小发明,如自动浇花装置、简易报警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发明,提高其实用性和创新性。

•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

1. 课时安排

• 每周安排2课时,每课时40分钟。课时可根据活动内容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2. 教学方法

•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探索解决问题。

•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实践操作法: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 交流展示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实践经验和体会。

3. 教学资源

• 校内资源: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环境等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 校外资源:与社区、博物馆、科技馆等合作,拓展学生的实践空间。

•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四、课程评价

1. 评价方式

•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 作品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制作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作品的创意、实用性和美观性。

•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客观评价能力。

2. 评价指标

• 知识与技能:学生对实践活动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等情感态度的培养情况。

3. 评价结果运用

• 根据评价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需要改进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帮助。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课程资源

1. 教材与资料

• 选用适合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拓展。

• 提供相关的科普书籍、手工制作教程、实验指导书等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 工具与材料

• 准备手工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彩纸等)、科学实验器材(如试管、烧杯、电池等)、环保材料(如废旧纸盒、塑料瓶等)等,满足学生实践活动的需求。

3. 师资配备

• 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同时邀请家长、社区志愿者等参与活动指导,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指导和支持。

六、课程总结

1. 学生总结

• 在学期末,组织学生对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实践活动的过程、收获和体会,撰写实践总结报告或制作实践成果展示作品。

2. 教师总结

• 教师对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分析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下一学期的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3. 成果展示

• 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展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和成果,邀请家长、社区代表等参观和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通过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兴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