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25-2026学年度四年级上册数学备课组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5-09-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晓燕

苏教版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分为十一个单元进行教学。具体如下:

数与代数:几十或几百几十除以几十的口算(表内除法的扩展),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商不变的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中括号,三步混合运算,解决连乘、两积(商)之和(差)、归一(总)等实际问题,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图形与几何:升和毫升,1升官1000毫升;从前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物体(包括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组合体);射线、直线的认识,两点间的距离,角的认识和角的度量,画角,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垂线和平行线,画垂线和平行线,点到直线的距离。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分段整理数据,简单的调查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简单的数据分析,平均数的意义,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综合与实践:运动与身体变化,怎样滚得远。

教学重点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除法的试商、调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垂线和平行线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让学生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 

2.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五人”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4.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5.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为清晰,确实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6.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7.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8.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使学生会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度、45度、60度和90度的角。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通过测量,使学生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进一步认识垂直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观察,让学生认只到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让学生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2.使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3.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想像与推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4.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5.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掌握类似于求两积和(差)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6.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7.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列式。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

8.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数学知识(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培养一定的操作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4.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5.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6.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是几。

(2)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相应实际问题。

(3)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简便计算。

(4)认识射线、直线、角以及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

(5)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6)寻找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

教学难点:

(1)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2)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3)加法的运算律。

(4)射线、直线的区别以及平面内直线的有关知识。

(5)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用活新教材,深入开发例题资源,充分挖掘问题资源,合理利用习题资源。

2.紧密结合现实环境,努力创设现实情境,认真组织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

3.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愿意并学会合作。

4.优化教学策略,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数学。

5.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

6.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尊重学生,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8.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9.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10.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进度:

全册教材共安排了52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5课时的期末复习,全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一、升和毫升…………………………………………………………3课时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5课时

☆简单的周期…………………………………………………………1课时

三、观察物体…………………………………………………………4课时

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6课时

运动与身体变化 …………………………………………………… 1课时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4课时

六、可能性……………………………………………………………2课时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5课时

八、垂线和平行线…………………………………………………  10课时

★怎样滚得远………………………………………………………   1课时

九、 整理与复习…………………………………………………… 5课时

 

 

周次

日 期

内容及课时

备注

9.49.8

升和毫升                             4课时


9.119.15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4课时


9.189.22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4课时


9.259.29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4课时


10.210.6

国庆休假                


10.710.13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6课时


10.1610.20

简单的周期   1课时      观察物体     3课时


10.2310.27

观察物体 2课时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课时


10.3011.3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4课时


11.611.10

运动与身体变化 1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时


十一

11.1311.17

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时     可能性   2课时


十二

11.2011.24

期中测试                             4课时


十三

11.2712.1

整数四则运算                         4课时


十四

12.412.8

整数四则运算  2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    2课时


十五

12.1112.15

垂线与平行线                         4课时


十六

12.1812.22

垂线与平行线                         4课时


十七

12.2512.29

怎样滚的远    1课时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十八

1.11.5

整理与复习                           5课时


十九

1.8

期末复习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