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2025-2026 第一学期 第 五 周
时 间 | 2025.9.29 | 地点 | 办公室 | 次数 | 1 | |
主讲人 | 陈雨晴 | 记录员 | 陈雨晴 | |||
参加人员 | 殷洁、沈忠英、钮丽英、陈雨晴 | |||||
研讨主题 | 第二单元第三次集体备课(用乘法口诀求商、练习四) | |||||
过
程
记
录 |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3: 陈雨晴: 本单元这两课时重视多元表征,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平均分的活动,经历数学 化的过程,深入理解除法概念,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模型意识 从“分物”到“除法”的过程,也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操作到语言表征、符号表征平均分的过程。除法符号既可以表示包含分,也可以表示等分,除法可以看成对“平均分”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沈忠英: 教材例4创设了分南瓜的问题情境,提出实际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尝试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联系操作与思考过程,揭示除法算式,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教学时,一是让学生先进行操作活动,摆出6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3个。在操作的基础上说一说分的什么,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怎样。二是结合具体情境直观思考,通过想乘法找出每筐装的个数。教材激活学生平均分的活动经验与已有的与份数、每份数相关的乘法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指出:把6个南瓜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几个,可以用除法计算,由此引出相应的除法算式,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初次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 殷洁: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这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教学时需要指导学生结合平均分的过程说一说算式中各个数的含义,即明晰平均分中各数量与除法算式中的数的对应关系,以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 例4的教学要基于学生对平均分有丰富的感性经验进行,在这里不涉及除法如何计算的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6个南瓜,平均装在2个筐里,每筐装多少个”分的过程和结果。 钮丽英: 用乘法口诀求商,实质是利用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将除法算式转化为乘法运算的逆向推理过程,具体表现为直接通过乘法口诀的逆向联想快速得出商。教学用 1~6的乘法口诀求商,包括应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认识除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正确、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陈雨晴: 在解决问题时,教师需要丰富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方式,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如,教材中例4、例5的编排和呈现,遵循理解题意、分析题意、列式解答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示分析数量关系的方式:借助圆片摆一摆,画图圈一圈,依据乘法想一想,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通过图形表征、动作表征和语言表征等多种方式,将具体的数量关系和运算的意义联系起来,说明选择除法的道理。 | |||||
账号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