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总结
(2016.2——2016.6)
本学期在学校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能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标准,积极实践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进一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深入教学第一线,为教师、学生服务,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教学研究和课题改革,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学期来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1.专家引领,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
语文教研组聘请江苏知名特级教师邵兰芳校长为指导老师,采取“集体备课——课堂展示——集中研讨”的形式,有效促进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各个年级能在级部磨课,从定人员、定内容、到讨论、修改,大家积极参与,一节教师的课,体现的是集体的智慧。许霞、赵华、蒋燕、姚玲、曹李娟等五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五节不同类型的课,她们教学各有侧重,有的注重言语实践,有的注重学法指导,有的注重资源整合。课堂展示后,大家齐聚一堂,由邵兰芳校长引领全体语文老师研讨评价,利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审视、评价课堂,进行深度剖析,高屋建瓴地提出重建建议,拨开了语文老师研究道路上的谜团,也使得老师们在语文课堂的研究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更坚定了语文课改的信心。
数学组继续邀请原常州市教研室汪履平主任进行课堂教学指导,陆佳华、杨敏新、杨晓燕、赵婷、秦志刚、秦芳、秦红、邵文彬等老师分别执教了不同年级的数学研讨课,课后各年级老师积极参与评课活动,然后由汪主任进行深层次的点评与理论指导。
英语组继续聘请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英语专家刘宝杰老师来校指导,着重培养“学为中心”的理念,使教学设计更趋向于贴近生活、实用高效,开放性,给学生更多的英语思维的机会,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真实提升。本学期龚亚红、钱丹、钱慧燕和马晓静四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各个年级的教研课,教学风格各异,但却同样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设计的开放性和以学为中心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提升。
2.专题研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本学期常州市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由秦勇副校长和董明伟副主任执教两节毕业复习试卷讲评课。董主任的“式与方程”试卷讲评课让人眼前一亮,在讲评过程中充分运用IPAD的推送、书写和在线测试的功能,让新技术辅助教学,提高了讲评效率,同时通过小组交流、全班分享等多种学习方式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秦校长的“思路方法与交流”试卷讲评课则突出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思路与方法的专项训练,让学生在共享交流中掌握一类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进一步建构知识体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两节课,得到听课专家们的一致好评。秦勇副校长还围绕毕业总复习作了《加强过程管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专题发言,主要谈了提升学校数学教学整体水平的策略与方法,凸现了独特的理念和智慧的管理。
本学期,我校还承办了教学协作南片数学教研活动。杨晓燕老师执教了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赵婷执教了四年级《认识三角形》,两位青年教师在协作片这个平台上得到了锻炼,成长迅速。
成林老师参加了南片的小学英语乐读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她的课由扶到放,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学生得到了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教学效果显著也深受听课老师的好评。
3.以研促教,努力探索有效教学。
教研组是教师间实现交流协作、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的重要场所。所以,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加强教研组建设,期初制定计划,根据计划开展各项教研组活动。继续采用“专家参与指导”,以集体备课和案例研究为主。集体备课以教材研读为核心,案例研究中,教师立足于自己或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关注课堂教学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把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把握和思考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进一步具体分析,沉淀为教师个体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本学期,六年级级部在陆正平主任、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努力下,校长室、教导处等部门精心策划每一次六年级学生的活动,精心组织好每一次模拟考试活动,把握好每一位毕业生的思想动态,确保六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运作,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的同时,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成效显著,毕业考试成绩达到预期目标,创历史新高。
4.定期检查,提升常规的执行力。
学校在狠抓毕业班工作的同时,抓好其他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教学工作,抓好学科教学常规的落实与督查工作,期终进行各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同时进行三、四年级科学、五年级思品抽测。三、四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基本正常,专兼职教师均能上足上好科学课,使用好科学实验手册,成效较好,特别是秦晓霏、蒋宇新、许建峰执教的三(4)、三(7)、三(8)较突出;五年级思品质量优秀率达95以上,全体任课教师均能认真上好思品课,认真完成、认真批改思品填充图册,特此表扬!
二、以各类活动为抓手,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素养
孙丽娟参加了薛辉为导师的常州乡村教师培育站培训学习活动,钱燕、秦敏、殷侬琴、周云芝等老师赴常熟参加小语习作教学研讨活动,强明菊、钱燕等老师参加常州市小语教研活动。此外,我们还邀请特级教师薛辉来校上示范课《花瓣飘香》,并作了《指向“言语表现”的阅读教学》的专题培训,以此促使语文老师不断尝试、努力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寻觅出更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董明伟、邵文彬老师参加了常州市在溧阳西平小学举行的“市小学数学‘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
2.培养梯队,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老师,以适应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继续实施新老教师师徒结对活动,大力推进“青蓝工程”的建设,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奠定人才基础。我校继续要求中青年教师期初制定个人成长年度发展计划,从读书学习、上课、听课、写论文、写教学反思等反面对自身的成长进行合理规划,期末考核。
5月,我校举行了青年教师“三字”比赛活动,评出曹李娟、董玉婷、杨晓燕、蒋丽丹、等8人为一等奖,范蓉、秦启然、姚玲、蒋双双等为二等奖。
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我校举行了青年教师说课培训,6月开展说课比赛,李承、范蓉等十位老师获一等奖,杨晓燕、丁苗苗等十位老师获二等奖。
本学期,我校姚玲、钱燕、赵婷、杨晓燕、陆佳华等老师参加了武进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其中姚玲老师连闯两关,将进入第二轮比赛。
范蓉、曹李娟、董明伟参加了区“个性化”学习比赛活动,得到了市区电教中心专家的好评。
三、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全面提升师生素养
1.本学期,我校申报了省级课题《基于“诗书怡情”的新经典阅读课程开发研究》,旨在传承中华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题组建立研究网络,加强研究策划,重视专业培训。本学期,着重对课外阅读课内教学进行了研究,吴芳、杨晓军、庄映洁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小古文《刑天舞干戚》、《昆虫记》导读、《狼王梦》读书会。三节课外阅读课课型分明,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受到了邵兰芳校长的高度好评,也为全体老师提供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的范例。课题组各子课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经典学生阅读实践活动。六月中旬,开展为期一周的“新经典阅读”课程研究成果展演活动,二年级学生的小古文诵读、四年级学生的成语阅读、一三五年级学生“童谣”“童诗”表演,将经典诗文演绎得淋漓尽致,既满怀经典诗文韵味,又充满现代舞台艺术。在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新经典阅读”的快乐。
2.数学教研组继续开展区数学课题《小学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和途径的研究》的研究工作,按计划有效地开展活动,努力提高数学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的水平和实效。各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活动的形式积极开展教材与教法的研究活动,积累和推广课堂教学的有效经验。各年级备课组,形成同级部教师相互听课的制度,通过听课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
3. 音乐组的全国级电教课题《技术支持下小学音乐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正式进入研究工作,范蓉执教了研究课,给课题组老师们带来启发。
四、以各类比赛为契机,凸现学科教学实效
语文学科:我校积极参加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江苏省教育厅“关爱成长 法治护航”网上主题读书活动中喜获书香江苏“书香校园”的光荣称号,两位同学被评为2016年度书香江苏“读书之星”。
数学学科:
1.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口算、计算和实践能力,本学期举行了三至四年级“巧算24点”比赛。赛前,各数学老师能认真辅导,对算24点进行专项训练。本次比赛全校共评出191名优胜学生,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数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2.认真抓好参加小小数学家的第二轮评选活动。赛前各位数学老师能很好地利用《小学生数学报》上的有关资源进行指导。五、六年级共有29位同学参加了第二轮比赛,有19人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英语学科:
本学期参加了武进区中高两个年级段的英语故事表演比赛,通过四五年级英语老师的精心选材,认真指导和学生们的反复练习表演,我校四年级学生组和五年级组均获三等奖。另外各年级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自主开展英语活动周竞赛活动,涌现出一大批英语学习的爱好者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较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