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育人为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这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
教书与育人是有区别的。教书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育人就是关心、爱护和教育学生。教书育人二者又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
教书比较容易做到,育人难以实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教学生如何做人,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学习知识。
一、为人师表,树立楷模
教师面向学生,教学是指教学生,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教师的基本原则是做教师,做学生的榜样。从这个角度看,师生关系就是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必须面对和需要认真处理的主要人际关系。
教师这个称号是很崇高的,教师要对得起国家、社会和人民给予教师的信任,不要辜负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的殷切地希望。要为人师表,要以身作则。要做到“仰不负于天,俯不负于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人、财、物的关系。钱是件好事,钱能给我们更好的生活。金钱可以被尊重,金钱可以有尊严,金钱可以买到生命的延续,甚至金钱也可以。
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教师要廉洁从教,不能对学生巧取豪夺,这样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看法和“灵魂工程师”的形象。
二、教师、学生和家长良性互动
教师要与学生、家长、教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既要了解别人,更要被对方了解。为了被对方理解和接受,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他人。尊重人的前提是理解人。没有理解,就没有尊重。沟通应该是双向的。
教师要得到认同。教师的所作所为、是与非、良与莠、对与错,要能够使交往的对象认知。我觉得教学活动很热闹,标准很高,没有识别对象就没有用。
学生、家长和社会都不会认同学生的表现。
师生要互动。被认知后,会产生良性的反馈。学生会给予老师支持、鼓励和帮助。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会获得洞察励和洞察力。
关心学生的一切。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
当然,关心要有度。关心学生的一切,不等于包办代替,更不是强加于学生。对于学生的隐私,个人空间也应该给予适当的考虑,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总之,我们这些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应该肩负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来教书育人。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人寓于教书之中。目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化,我们只能摸索前进。
我们要坚持教师职业的信念,把教书育人看成一种幸福,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好榜样,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认识,而且要有身体力行的勇气,要自觉约束自己,把良好的愿望转化为坚毅的决心,把知、行、情、意紧密结合起来,把教书育人的效果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