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千千结 架起“希望桥”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周云芝
家访是心的呼唤,是心访;是情的交流,是情访;是爱的传递,是爱访;是景的体验,是景访。家访的路走得多了,与孩子心灵间的障碍就少了;家访的路走得远了,与孩子心灵间的距离就近了。
离毕业考试越来越近了,我与孩子们都奋力拼搏着。可班里的小杜,最近却不是很“安稳”。他妈妈告诉我这孩子和她闹僵了,脾气越来越犟,她都快崩溃了。趁着课后服务结束,我决定去小杜的家里和他妈妈聊一聊。提起小杜,我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个模样可爱,健康朴实的阳光男孩。他学习成绩很好,虽然平时默默无闻,但他一直在努力。按理说,这样的一个各方面很优秀的孩子不需要成为我家访的对象。可就在前几天,这个小孩竟然在与妈妈吵架后离家出走,虽然有惊无险,但也暴露出了孩子身上以及家庭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背后究竟是什么才导致了他的出走?他家的家庭教育是否存在一些不合理?这个小孩的优秀是真的优秀吗?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中浮现,去家访的路上我盘算着该怎样了解这一切。
他的家就在学校的附近,走了一会就到了,敲开门,迎接我们的是他的妈妈,妈妈似乎不知道我要来似的,原来孩子忘记告诉老师要家访了。看到我,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孩子表现不好,学习不好,所以老师才家访,我赶紧说明来意,这是学校组织的家访活动,大部分孩子都是要被家访的,我们是为了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妈妈一个劲的说,知道孩子的学习不好,最近不爱学习,他们又都很忙,平时根本管不上他,自己又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听了这些,我看到小杜才在一旁认真的听着,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看到这种情景,我赶紧说:“孩子也不像你们家长说的一无是处,那么糟糕。”当着小杜的面,我开始向他的妈妈夸他的优点,如:头脑灵活,有礼貌,做事认真,等等。听了我的话,他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小杜则在一旁竖着耳朵,仔细的听着,听到我的夸奖,不好意思的脸红了。我们交谈的很融洽,妈妈说,孩子喜欢玩电脑,一些游戏,上次就是因为他一直不完成作业,所以想把他送进补习班,可他就是不愿意,所以赌气离家躲了起来。听到这里,我大吃一惊,这样优秀的孩子回家竟然沉迷于电脑游戏,哪还有心思写作业呀。针对这一问题,我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孩子可以用电脑学习,也可以在周末的时间有限制的上一会儿网,但不能每天回家就玩电脑,既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又影响了他的视力,对身体也不好。他妈妈一听也马上表示不让孩子再玩电脑游戏,多读一些课外书,积累知识,这样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也不至于提笔就不知怎么写。最后他妈妈表示会多关心他的学习,督促他完成作业等,大家一致认为孩子很聪明,但习惯不好,需要帮他克服,改正。尤其是孩子妈妈也作了深刻的反思,她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家庭教育存在的不妥,如不了解孩子的青春期特征,教育孩子简单粗暴,缺乏耐心,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缺少真正的沟通,今后她要多学习。看着孩子妈妈,听着她的诉说,我觉得她也在不断地成熟与长大。我相信她的家庭教育也将越来越好。小杜也对上次发生的事情作了深刻地反思,他认为自己缺乏自制力,做事鲁莽,不计后果,太冲动,也缺少感恩之心,同时他也向妈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看着孩子这样的表现,他妈妈也十分感动。母子二人也解开了心结,不再有隔阂,前几天笼罩在心头的阴霾也烟消云散了。满满的成就感萦绕在我的心头。从小杜家里出来,我感受到了这个孩子的懂事和有礼貌,面对这样的一个孩子,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他改掉坏习惯,让他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
我想: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受成长环境的严重影响,要想了解并改变一个人,那就应该先走进他们的家庭,走进他们灵魂的深处,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家访,我们师生之间距离更近了,心拉得也更紧了。家访是一把钥匙,走入学生心灵,打开的是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千千结,架起的是学校沟通的“希望桥”,虽然辛苦,心却甜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