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庄映洁、周云芝名班主任工作室>>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庄映洁 周云芝”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1-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庄映洁

“庄映洁 周云芝”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度)

根据《常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0年)》文件精神,以“实践探索、共同提高”为宗旨,本着“导师引领,同伴互助,教研结合,不断创新”的原则,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将工作室建设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扩大名班主任效应,形成优秀班主任团队,创建学习型组织。回眸2019年度工作室的运行历程,全体成员充实着、实践着、思考着。

一、加强学习科研,提高业务素质,加快成员专业成长

(一)着力顶层设计,站位全局擘画未来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顶层设计就是谋划在先,它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为更好发挥工作室的专业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加速研修成员的专业化发展,在充分研读《常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0年)》以及班主任成长的规律的基础上,工作室成立伊始,我们便制定了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方案,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主要措施、组织实施路线与方法,体现整体性、系统性与阶段性。

同时,在此基础上制定2019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室的工作理念、运作模式以及年度的工作要点。利用第一次的集中研讨活动,组织大家一起商议完善工作室的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并建议各位成员能结合自身实际以及工作室的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具有个性特点的成长规划,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

(二)健全规章制度,有序开展工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保障工作室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发展,工作室制定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出勤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考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我们一方面组织成员共同学习,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及时将各项制度上传工作室网站主页。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室严格执行既定的规章制度,坚持每学期2次集中学习或研讨;成员也能自觉遵守出勤制度,遇事不能出席,就及时规范请假。工作室为每个成员建立成长档案,要求各位成员年初制定研修有计划,提交高质量的作业,年底及时盘点总结。

(三)强化理论研修,提高育人视角

先进的理论是班主任工作和德育科研的先导。我们坚信,教育理念或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动的方向与效果品质。工作室把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始终作为工作室的首要任务来做。工作室组织成员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自主研修和专家引领相结合的形式,以理论熏陶的方式提升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

专业阅读:工作室定期向全体成员推荐阅读书目和文章,要求成员每学年读书量不少于两本,并且还有相应的读书笔记。既有科学的教育理论专著《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读懂孩子——学生心理学手册》,也有教育名家的论著《做最好的班主任》、《我这样做班主任——李镇西30年班级管理精华》。工作室还为每位成员订购了班主任方面的前沿杂志,如《教师教育》《班主任之友》。同时,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引导成员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学习他人的科学理论。

  此外,工作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次聆听专家学者的授课和讲座,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创新的教育理念与智慧型班主任专业成长”培训、武进区班主任师德修养与工作能力提升研修班、都留下了我们学习的足迹。在不断的学习中,自我发展内驱力也得以提升。

(四)坚持实践磨砺,形成育人风格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理。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修养,也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本年度,工作室先后开展了主题为“从理解到行动——我的班主任观及管理措施”研讨、主题班会序列化探究、“小康路上寻访”班会设计等,帮助工作室成员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在育人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掌握高品位的育人艺术,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与认知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进而形成自己的育人风格和育人思想。

(五)开展德育科研,提高育人品质

与智慧同行,事半功倍。德育科研是是形成教育智慧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工作室带动并鼓励全体成员从事研究,积极撰写老班随笔、班级案例及德育论文,使整个工作室始终洋溢着一种研究的学术氛围,每位成员都能“研究出成效”。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工作室开展德育实践研究。我和周云芝是学校的省级德育课题《红领巾道德小讲堂建设的实践研究》核心成员,我们也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研究实践。在课题研究进程中,学校又确立《红领巾道德小讲堂:打造学生品格提升新阵地》这一品格提升工程,把德育课堂延伸、拓展至讲堂,建设学生道德小讲堂。在课题和项目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构建德育课堂新范式,创新立德树人新举措,推进德育内容在鲜活、生动、有趣中明理,丰富儿童生命成长样态。2019年,《红领巾道德小讲堂:打造学生品格提升新阵地》已立项武进区品格提升工程,并逐渐成为学校道南讲堂的“品牌项目”。 

(六)虚实“双线”并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积极参与区市级活动,发挥引领作用。本年度,工作室主持人先后参与2019年常州市第11届班主任基本功竞赛、2019年常州市班主任工作论坛、2019年班级文化建设三项德育赛事的命题或评委工作,担任2019年常州市初任班主任的初中组辅导员工作;工作室成员颜文天也担任了常州市班主任工作论坛中学组的主持。同时,无论是主持人还是成员都能在各自学校积极做好“1+N”传帮带工作,发挥骨干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

2.借助网络技术,推广活动成果。工作室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及时反映工作室工作动态。既有教师旨在提高理论修养的“读书分享”、情理并重的教育叙事的“教育随笔”,也有直击现场的“活动追踪”,立足研究的“科研探索”。同时,工作室的成果也在“成果展示”中时时呈现。

二、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尽管一年来,在活动开展、工作特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及待完善之处。这主要表现为:

1. 工作室集中研修不足,部分计划未落实。工作室9位成员,分别来自前黄片6所学校,工作室成员很难保证出席每一次的集中研讨活动。此外,工作室主持人为学校的级部主任,多条线的培训、会议及日常工作,令工作室集中学习的时间相对紧张,走进学员班级,深入课堂的活动也未能付诸实践。

2. 课题研究进展缓慢,论文缺乏理论深度。工作室成员由于自身水平、研究能力存在差异,对课题研究的整体工作有所影响。此外,由于缺乏应有的理论修养,工作室成员的论文水平也往往是实践有余而理论不足。

3. 工作室影响力待扩大,辐射引领作用发挥不足。由于时间不足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不熟练,工作室未能独立开展具有影响力的高品质的展示活动,也未能建成更便于、快捷的微信公众号。

4. 工作室成员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待强化。从工作室成员递交的作业及参与活动的效果看,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个别成员欠缺专业发展的自觉。从某一角度,它间接地反映了在广大教师(班主任)队伍中都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认为班主任工作是额外附加的工作,缺乏职业认同感;或是工作室的研修模式及内容还不能满足成员需求。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与措施

为了更好地开展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优化工作室运行模式,我们将在以下方面努力:

1.优化工作方式,提升研修活力。立足实践,进课堂,看现场,掌握积累第一手资料。2020年度将着重采用同课异构开展教学研讨。

2.加强与各类名师工作室的交流,增强活动的实效。

3.推进课题研究,提高科研意识与能力。围绕工作室主课题,鼓励各成员积极开展子课题或微型课题研究,力求把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融合。

4.利用新媒体意识,及时动态呈现工作室研修成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